“城里乞儿好似比以前多了起来,不断地有流民涌进城里。”

    “先来的流民有的去码头去扛大包,后来流民越来多,码头也没有那许多活计让干。”

    “现在码头那边干活都需要给工钱,只要供一顿饭就有人抢着干。”

    “可流民实在是太多,现在城里起码来了五六百号流民,大多数都是靠沿街乞讨过活。”

    “我爹说,城里最多容纳1000个流民,再多了就要出事了。”

    “估计最多明后天,县里的城门就要关起来,不让外面的流民进城。”

    侯岳越说越是忧心,他一口把茶盏里的茶水喝掉,长长叹了一口气。

    “可不让这些流民进城,他们便要饿死。”苏沐风忧心忡忡道。

    “侯大人现在怎么说?朝廷有什么举措吗?”顾洲远沉声问道。

    他跟镜德先生聊过救灾的一系列想法,也不知他们进行到哪一步了。

    “我爹前天去了桃李郡,那里设有常平仓,他想让郡守大人先拨些粮食下来,好在城外搞起一个粥厂救灾。”侯岳说道。

    “可这回的蝗灾整个桃李郡全面受灾,就连隔壁的淮江郡中吴郡都受蝗灾波及,常平仓那点粮估计也是杯水车薪。”苏沐风在一边悠悠道。

    “没错,郡守大人根本就不肯拨粮,说这才只是灾情最开始的阶段,常平仓的粮食要用在最紧要的关头。”侯岳点头。

    顾洲远也知道郡里的决策是符合这个时代背景的。

    朝廷的粮仓储备要应对多种灾害和其他事务。

    绝不仅仅是谁饿了就给谁发粮食那么简单。

    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粮食发放。

    灾荒往往伴随着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会有民变暴乱的事情发生。

    那么军队开拔镇压,都是需要粮食的。

    运输和分配粮食也需要成本,包括人力、物力等诸多方面。

    有时候从远处拨调的赈灾粮,一路上人耗马吃,往往在路上就被消耗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