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届“青科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新近出现的奇怪黑雾,“科盟”没有邀请那些信息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的青年学者。这届峰会到场的不是数理科学、化学学科的杰出研究者,就是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的科研院士。
相较于其他组织,“科盟”的议程相对开放,通常由各学科组成小组先行讨论,第二天才会有全员到场的总结会议。张诚今年年初才被破格选为科学院院士,如今是主攻物理方向的新人。虽说到场的都是青年科学家,不过还是以30岁到45岁的前辈居多,张诚此次前来的目的正是为了寻找这些人答疑解惑、学习经验。
圆桌大厅中,挨着数理科学小组落座的正是生命科学小组。会议开到下午第二场时,张诚总感觉对面有个人很是眼熟。白色西服、亚麻色的S烫卷发,张诚推推眼镜,禁不住眼神一跳——这不是昨天落水那个姑娘?
“是你。”张诚走过去惊讶道,正好那人也抬头看见了他。
女生的语气听起来很振奋,就和昨晚吃饭时候一模一样。
“是你,请我吃本帮菜的那个人。”
“……”
好家伙,难道你只记住了吃的?不过他转眼一想就明白了,昨天两人萍水相逢,都未曾留下过姓名。不过这可是是“青科峰会”,对方怎么会在这呢?
这时候他们才知道对方的名字,张诚和陈心妍。
算起来,他们应该早就知道对方了。多少年以来,国际科学联盟极其下属机构的门槛之高,让无数人都望之却步。但在今年,科盟亚洲分部华夏科学院却破例招录了两名新人作为见习院士,而且是两名只有16岁的年轻人。
只有16岁的年轻院士,这在华夏科学院成立以来上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只有在重大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才会获得这种殊荣,这种情况在科盟历史上虽有先例,但也不过是屈指可数的几次。
这种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才,不管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陈心妍身为这一代的陈家长女,被雪藏数年后一鸣惊人,爆出三项特级研究,小小年纪已经是生物科学和医疗科学的双料博士。而张诚则是一步一个脚印,几年来专研时空物理学,新近提出的“子母机”理论,让业内的几位学科巨擘非常看重。可以说,两人的研究方向毫无交集,直到这一刻才真正见过对方的样子。
青年科学家的年龄限制是45岁,但在场的多是些叔叔阿姨。难得遇见一个同龄人,陈心妍便拉着对方到角落里大肆闲聊,期间喝茶水、吃零食一项不落。
“喂,张诚是吧。你说,这种黑雾到底能是什么呀?”
“无毒无害,科研所也没分析出特殊的分子结构,搞不好真是环境污染吧。”
“嘁,电视直播间的那些鬼话你也信?”陈心妍剥开一颗坚果,撇撇嘴道,“就那两个名不副实的气候学家,说的前言不搭后语。”
她咽下嘴里的东西,不屑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呗,说那些专业名词糊弄普通人干什么?”
“是啊。”张诚点点头,“黑雾要是单纯用气候学或气象学就能解释,总部也不会把我们喊来开会了。”
“要我说,就一句话。锑(Sb)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我国是世界上Sb储量最多的国家。”
陈心妍继续剥着果壳,纤白的手指透着粉红,不经意间吸引了张诚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