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风流传>科幻灵异>疯道自传 > 第48章 旱魃尸变
    我又给师父打了个电话,还是没打通。

    突然想起昨晚看门大爷说的旱魃,我去二楼房间打开电脑查了一下关于旱魃的事……

    据《大清律例·贼盗·发冢》的记载,清嘉庆九年(1804年),高密久旱不雨,有人发现年初病故的村民李宪德坟土潮湿,便纷传李死后变成了旱魃。各村民众不顾李家阻拦,刨坟开棺,见李的尸体尚未腐烂,更加确信李就是旱魃,不由分说将尸体烧毁。李家将掘墓者告上公堂。此案无成例可循,最后刑部将领头人仲二以“发冢开棺见尸律”判了个“拟绞监候”罪(相当于现代在的死缓),才将此案了结。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怪物,乡村中认为是死后一百天内的死人所变。变为旱魃的死人尸体不腐烂,坟上不长草,坟头渗水,旱魃鬼会夜间往家里挑水。只有烧了旱魃,天才会下雨。

    鲁中一带乡村中烧旱魃习俗延续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对付旱魃

    在中国古代,主要是使用童子尿与黑狗血来对付旱魃。童子尿与黑狗血也是古代降妖辟邪中主要使用的物品。

    先秦至汉代的旱魃形象以天女形象为代表,其形象特征为身着青衣的女子。这一时期的旱魃带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们将其视为旱神,但又以日晒、水淹、虎食等方式对其进行驱逐,以实现驱旱求雨的目的。

    自汉代中后期至明初,天女形象的旱魃逐渐向另一种小鬼形象的旱魃过渡。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应是由于先秦时期盛行的自然神崇拜至汉代逐渐衰退,旱魃神性的一面逐渐被人们否定,她的女性身份因此也遭到了质疑,其形象遂逐渐转向另一种更为邪恶的面目。

    没有见过的东西不等于不存在,上下5000年,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了。

    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两年前我也不信,但是自从认识师父了以后,一切都变了,我之前认为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如果现在有人问一下,有没有鬼,我肯定说有,但是别人肯定也不信。

    王爷说,人死在特定的环境下,如果埋的地方有问题,一定会尸变,只是那种东西不轻易让人看到而已。

    他说尸变分为以下十八种,

    僵尸、血尸、荫尸、肉尸、皮尸、玉尸、行尸、诈尸、汗尸、毛尸、走尸、醒尸、甲尸、石尸、斗尸、菜尸、绵尸,木尸。

    据说在这十八种尸变中,最为凶狠的是僵尸和血尸。

    怨气最大的为荫尸和斗尸。

    最为善良的是肉尸和醒尸。

    尸变的僵尸面部狰狞,脸色分为青、白、灰三色。

    口不能言,视不能见,全靠本能,没有痛觉,各名门正派巴不得找到一个呢,以给徒子徒孙教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