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之整体战略擘画,刘备独信诸葛亮一人。
是日,刘备邀诸葛亮于书房共商军情。
“军师,今既已得三重镇,此后方略,当如何筹谋?”
诸葛孔明深知,以当下之势,主公心中定有所计。
主公这般相询,显是重视自己的意见。
诸葛亮心中愈发感动。
诸葛亮见刘备双目诚挚,笑意浅浮,拱手道:“主公,今既得三镇,荆州腹心之地已为我所控。依亮之见,先固已得之疆土,再谋开疆之策。”
听起来并不像什么高深的战略规划,刘备仍如谦谨的学生一般,聚精会神,聆听建议。
“请军师解惑!”
“在下以为,当下有两件事要做:
其一:等江陵水军至此,沿江布防,以断曹操南下过江的念头。
其二:速下荆南四郡。
若如此,荆州则尽在主公掌握也!”
刘备凝思片刻,颔首而言:“日前遣云长调江陵水军至汉水,此乃先生之谋,莫非早为此事筹算?”
诸葛亮认真颔首道:“今荆州局势,蔡瑁带走襄阳半数兵马,情势颇危。云长具帅才之资,陆战水战皆造诣颇深、精通娴熟。除了主公外,唯云长可守襄阳。
正好,云长亲领江陵水师至此,又可弥补襄阳兵力不足。曹操见襄阳兵力强盛,自是不敢轻易渡江。
待大军退去之时,我们又可寻机北上,复夺樊城。”
刘备抚须颔首,曰:“原来如此。”
言罢,欣然一笑,道:“先生如此了解云长,看来先生未出茅庐之时,便对吾兄弟洞悉入微。”
诸葛亮想到徐州之事,微笑作答:“常闻荆襄诸名士言谈议论,故略知一二。”
闻诸葛孔明未出茅庐之时,便已留意于己,刘备心中之感动,犹胜当年闻孔融知刘玄德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