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便好!”
诸葛亮面色凝重,又问道:“子敬,江东既有抗曹之心,岂知曹操举五十万大军南下荆州,志在必得。
皇叔却于南阳大战三挫曹操,其间殚精竭虑、费尽心力,所耗者几何?”
鲁肃沉思颔首道:“曹操势大,刘皇叔屡次以弱敌强,殊为不易,肃岂能不知?”
“知道便好!”
诸葛亮颇为气愤的站起身:“可就在我荆州大军与曹操浴血奋战、拼死相搏之时,江东不思北上以攻合淝,以共伐曹贼,却在紧要之时攻我江夏,至我首尾不能相顾,腹背受敌,局势岌岌可危,最终无奈而弃下江夏。子敬,你可知否?”
“啊?”鲁肃方才明白,皇叔愠怒竟为此事。
可这理由未免牵强吧!
“孔明此言差矣!”鲁肃解释道:“江东与荆州早有仇怨,吴主之父亦被黄祖杀死,我主为父报仇,而攻伐江夏,这天经地义啊!”
“天经地义……”
提到此事,诸葛亮看起来更生气了。
不,不是看起来!
好像是真生气了。
“子敬,我且问你,孙文台哪年被黄祖所害?”
鲁肃答道:“初平三年啊!”
诸葛亮忽然站起,厉声回道:“初平三年,距今十五年之久,孙仲谋为何不思报仇?偏要在此紧要之时,以报仇之名图我江夏。于曹刘之争间而渔翁得利?”
“孔明!”
鲁肃面色微愠,他想反驳,却莫名觉得诸葛亮的话也有道理:
“非吾主不欲复仇,实乃新近方得报仇良机!岂可一概而论?”
“是也,是也……”
诸葛亮点点头,他眼含泪水,似乎情绪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