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阳小青吃过饭之后又聊了一会儿,眼看天色不早,两人就匆匆忙忙的回去了。

    这个时候家里没有外人了,李春兰这才问苏国富,“转正的事,你先不要声张。”

    “这事为啥不敢声张?这又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

    “以老三的脾气,要是他知道你转正了,说不定还得往咱家闹。”

    李春兰是太知道他这个小叔子的脾气了,那平时没事都想上他家闹,这回要是知道他二哥转正了,那还不得上他们家闹得天翻地覆。

    “这是我凭本事转正的,跟他有啥关系?”

    苏国富不以为然的说着,并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

    但是几个姑娘都在劝他,“我妈说的对,这事还是不要声张,起码等过完年再说。”

    “也行,反正这没几天就要过年了。”

    过了两天就是小年二十三了,按照本地的习惯,这天得送灶王,为了让灶王上天言好事,就得给灶王买麻糖。

    除此之外,这天大家还要吃火烧吃大锅菜,晚上还要放鞭炮。

    大清早的,李春兰就带着闺女们出去买麻糖火烧了。

    临近年关,大街上也是一副热闹的情形,往年大家还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出来卖东西,但是今年政策变了,那就不一样了。

    到处都是卖对联卖鞭炮卖瓜子的,好像一夜之间就把个东大街弄得热热闹闹。

    很多年了,大家都没有见过这么热闹的情形,真的是政策变了,大家也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

    大家都大大方方地到街上买麻糖买烧饼,有些人还把过年的春联都提前买了。

    “今年可真热闹呀!”

    苏玉燕看着大街上那个热闹劲儿,左瞧右瞧,一双眼睛都不够用。

    原来过年还能这么热闹,还有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以前她都没有见识过。

    李春兰也是看到闺女那眼巴巴的样子,忍不住就笑了,“现在政策变了,今年咱们家日子还紧张的很,等到明年就不一样了。明年过年的时候咱们家也买好多好多年货,争取让你们也过个热热闹闹的年!”

    苏甜甜懂事的说道,“我们今天只要吃烧饼和麻糖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