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福的生母王贵妃听说了御花园里的事,拉着我上看下看,心疼的直掉眼泪,这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王贵妃不只有柔福一个女儿。
除了柔福之外,郓王楷、莘王植、陈王机以及惠淑、康淑、顺德、贤福四位帝姬,皆同柔福一母所出。柔福是王贵妃的第四个女儿,也是最得赵佶宠爱的一个女儿。
而在御花园里遇见的康王赵构,是后宫一个不得宠的妃子韦氏所生,王贵妃一贯瞧不起韦氏的出身,连带着也瞧不起赵构,一直勒令柔福不准与他往来。
可看赵构与柔福的相处,倒真的是兄妹情深,看来,这个柔福帝姬本尊,也没有我想象得那么中规中矩嘛。
好容易摆脱了那哭哭啼啼的临时的娘亲,我带着采薇回到了自己的宫殿。
回到房间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照镜子。
模糊的铜镜里映照出一张我再熟悉不过的脸,乌黑的头发梳成中空环形垂落在两耳旁,发间插一只振翅欲飞的蝴蝶簪,旁边别了一朵娇艳的粉红蔷薇。我认得,这个独特的发型是北宋时期少女所梳的双鬟髻。
我看到额头上贴着的那朵梅花状花子,又想起赵构的脸来,在御花园时我感觉到他抚摸过我的额头,原来是在抚摸这朵梅花。我伸手扯掉了额前的花子,对自己的造型基本还算满意。
在采薇的口中,我得知现在是宣和七年,如果我记得没有错的话,这是徽宗赵佶当政的最后一年,到年底,钦宗赵桓便要登基了,之后,赵桓改年为靖康。
靖康之难亦随着赵桓的登基而来……
我随手往脑后一放,顿时疼的我呲牙咧嘴的,磕在石阶上地方已经肿起了大包,我动作缓慢的躺到床上,现在看来,也只能既来之,则安之了。
虽然温垚说眼泪出现的时段是在靖康二年,但我先来到宣和七年,一定也是有原因的吧。
既然来了,就趁这个机会好好感受一下北宋的风土人情吧,毕竟这样的好日子可没有多少过头了。
第二天,皇帝爹爹从王贵妃那里听说了柔福晕倒在御花园的事情,又是心疼又是自责,便心急火燎的赶来探望。
远远的听到太监的声音,趁着皇帝爹爹还没进来,我赶紧伸手耙了耙自己的头发,酝酿情绪挤出眼泪,双手抱着膝盖缩在床脚嘤嘤哭泣。
赵佶甫一迈进门槛,便听见屋里柔福的哭音,又联想起王贵妃抹着眼泪说的那一番话和昨日自己冲动之下打出的一巴掌,当即自责的心都揪了起来。
“嬛嬛……”他挥退太监和宫女,叫着柔福的小名,轻手轻脚的推门进来。
我听见门响,瞥到一个身穿明黄色衣服男子走过来,立马放声大哭,赵佶听见我的哭声脚步顿了顿,接着便掀开外面的珠帘进来。
这个时候我不得不感谢柔福平日里的娇生惯养,小脸儿上还留着昨日被掌掴的指痕,虽然采薇和王贵妃早就先后拿冰块给我敷过脸,过了一个晚上,还是不可避免的高高肿了起来。
赵佶见我这狼狈的模样,父爱一时泛滥起来,他小心翼翼的坐到床榻边,身子微微前倾:“嬛嬛,昨日的事,父皇都听你母妃说了,你莫要哭了,是父皇的不是,不该打你……”
堂堂一国之君,竟然像平凡人家的父亲一般,对着小女儿温言软语,我看着近在咫尺的赵佶,内心涌起一抹复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