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语娇骂:“没个正行,活两百年的老怪物,能不能正常走路都难说,还蹦迪,做梦呢。”
“那你死我前头不行?”两人在灯光下争论着谁死谁前头,村委会静悄悄的氛围衬托着两人的打闹和欢乐。
“死你前头,不就不知道你下辈子投胎在哪了吗,所以我死你后头,如果下辈子你投胎做女人,我就当男人,天天对你家暴。”胡林语挺着琼鼻开玩笑道。
“好歹毒的心,下辈子都不打算放过我...”
两人聊到深夜才将赵晓军夫妻二人这个月能挣到的钱全部仔细算了出来,总共是六万八。
赵大嫂在仓库是生产线的组长,管着五个人,工资比一般人高一些,一个月工资能拿七八千。
而剩下的六万则是赵晓军的,之所以能拿这么多,是因为赵晓军跟王木生属于合作关系,严格意义上不算老板员工身份。
因为养殖场是在赵晓军的一百只山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木生提供的是资金和养殖环境条件。
赵晓军提供的则是技术和山羊本身,也就是说,每天卖出去的羊,赵晓军都可以拿到钱。
要不是最近出售的羊肉数量被王木生限制,赵晓军拿到的钱还不止这些。
这个村子里,真正意义上脱贫致富的第一个人,应该就是赵晓军了。
他们家一年下来的收入,轻轻松松可以在市区全款买一套房子。
当然,市中心就差点意思了,毕竟繁华地段价格不便宜。
能在城里买房,对于双竹村而言,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
不过目前后山羊圈和暖棚建起来没几个月,投入的资金同样很庞大。
赵晓军知道自己的功劳微不足道,王木生才是这个生意能长久持续运转的核心人物。
所以他不敢居功自傲,依旧尽全力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该给多少钱,赵晓军从来不去细算,他信任王木生。
所以合作的账务也是由胡林语来整理结算的。
“不早了,早点睡。”将钱打进赵晓军银行卡中已经是深夜十二点,王木生把她护送回家后站在砖瓦房院门口道别。
这个时候村里宁静一片,狗都懒得叫唤,偶尔能听到一声扯着嗓子的神经质般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