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风流传>网游竞技>虚假自白 > 第二十章 与罪同行(上)
    “被害人才十二岁,一个小女孩躺在废料堆上,要我带你去看看吗?”

    李楠拨弄了一下卷发,没什么感情地说道:“刑事案的委托我们单位接得不多,而且本次情况有些特殊,您得联系一下我的领导。如果流程上都没问题,我可以进行测谎。”

    “我们马上去联系,然后布置场地,”徐有初松了口气,“一台隐秘的摄影机会影响你的工作吗?”

    “不会。”

    顷刻间办公室就被临时改装成了一间心理学实验室,李楠观察着已经坐在凳子上数个小时的李斌——她是在用打量实验对象的角度看他。

    作为测谎师,她永远需要做到客观、中立,不让过往的经历和偏见影响测试结果。

    后者看上去疲惫极了,这是奔波了一夜的结果吗?

    李楠匆匆的构思这次测谎的逻辑框架,做起这种事时她显得很兴奋,并且难得的有了些人味。具体表现在她走出门拉住个小民警:“得让他吃点东西,稍微休息片刻,否则会影响数据。”

    “好、好的。”那民警结结巴巴地回道。

    下午四点,一切准备就绪。

    “你要做什么?”李斌也是第一次见识到她的工作,他看到怪模怪样的测谎椅,警惕地问。

    “对你进行测谎。”

    与常人想象的不同,测谎师并不是一个故弄玄虚的职业。在早年,许多测谎师认为不应该告诉被测人员测谎原理,一来是解释起来较为麻烦,二是可以利用信息上的不对等,对被测人员有极强的心理震慑,让其不敢撒谎。

    比如告知被测者:“这仪器厉害得很,只要你一撒谎,就会知道。所以你一定要如实回答。”

    在如今已经有大量的实验室实证研究证明,当被测人理解了测谎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后,与并不清楚测谎仪工作原理的被测人相比,前者接受测谎所得出结论的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后者。

    这里涉及到两点:

    一,测谎师在测谎过程中能撒谎吗?

    如果从一开始,这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不同的谎言,那寻求真实,本来就是一场镜花水月。

    李楠厌恶将测谎原理变得“神秘”,这会显得她像名神棍,而非科学人员。

    二,当无辜者不知晓原理时,他会是怎样的心情?

    测谎最难的一点在于,不止犯罪者会有心理波动,无辜者同样也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