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神秘人士主动联系了他们。此人自称是李建国以前的合作伙伴,因为看不惯李建国的所作所为,决定帮助郝建和杜晓兰。他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李建国正在暗中筹集资金,准备收购国内一家大型药企。
郝建和杜晓兰顿时警觉起来,他们深知医药行业的重要性,一旦被李建国这样的不法分子掌控,后果不堪设想。他们决定顺藤摸瓜,查清李建国的真实目的。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这家药企掌握着一种新型药物的核心技术,这种药物一旦研发成功,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李建国显然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东山再起,继续他的罪恶计划。
为了阻止李建国的阴谋,郝建和杜晓兰决定联手,与这位神秘人士合作,展开一场新的较量。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行动的时候,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邮件,打破了他们所有的计划……
郝建和杜晓兰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邮件的内容简单而冰冷:“放弃调查,否则后果自负。”落款是一个陌生的地址,显然,这是一封警告信。
“难道我们就这样放弃吗?”杜晓兰紧紧攥着邮件,指尖泛白。
“当然不!”郝建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李建国一日不除,就会有更多人受害。我们不能因为他一封恐吓信就退缩!”
他们决定化被动为主动,更加紧密地与国际刑警组织合作。跨国追捕,困难重重,李建国就像一条狡猾的泥鳅,总是在他们的指缝间溜走。但郝建和杜晓兰没有放弃,他们整理着每一次的线索,分析着李建国的心理,一点一点拼凑出他的行动轨迹。
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奔波于各个国家,与当地的警察、线人打交道,经历了数不清的挫折和失望。但每一次,当他们想要放弃的时候,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那些被李建国伤害的人们,就会想起他们当初的誓言,这让他们咬牙坚持了下来。
终于,在一次国际刑警组织的联合行动中,他们成功锁定了李建国的藏身之处——一座位于东南亚的私人岛屿。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与当地的警方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从各个方面封锁了李建国的退路。
行动当天,海面上风平浪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郝建面色凝重,站在指挥船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的岛屿,心中却有些不安。杜晓兰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问道:“怎么了?”
“我只是在想,抓到李建国固然重要,但国内的工作也不能落下。”郝建叹了口气,“这段时间为了追捕他,我们已经离开太久了,农村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都需要人跟进。”
杜晓兰明白他的担忧,点头道:“你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县里的同志们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他们会定期汇报进展,遇到问题也会及时沟通。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抓住李建国,绝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郝建回过头,看着杜晓兰坚定的眼神,心中安定了不少。他知道,杜晓兰一直是他的坚强后盾,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他。
接下来的几天,郝建和杜晓兰一边密切关注着抓捕行动的进展,一边通过电话和邮件与国内保持联系,指导农村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工作。他们深知,抓捕李建国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