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乡下的李卫国和王大山也听闻了郝建的遭遇,他们心急如焚,决定用自己的方式支持郝建。他们组织了一场义诊活动,希望能用实际行动证明郝建的医术和人品。然而,一些不明真相的村民却对义诊活动充满了敌意,他们认为郝建是骗子,是沽名钓誉之徒,甚至有人在义诊现场大吵大闹,场面一度失控。
“郝医生是好人啊!他救过我爹的命啊!”王大山声嘶力竭地解释,却被人群的谩骂声淹没。
就在郝建焦头烂额之际,张翠花来到了实验室,帮助他整理凌乱的房间。她一边收拾着散落在地上的文件,一边心疼地看着郝建憔悴的面容。“郝建哥,你别太难过了,我相信你一定能渡过难关的。”
“谢谢你,翠花。”郝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强打起精神,开始整理被翻得乱七八糟的资料。突然,他发现文件堆里似乎夹杂着一份陌生的报告,他拿起报告,仔细阅读起来。
报告的标题赫然写着“新药物长期副作用研究”,署名是……郝建的瞳孔猛地一缩,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这份秘密报告的内容,可能会彻底摧毁他苦心经营的一切!
郝建揉了揉疲惫的双眼,那份报告上的内容让他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报告里指出,他研制的新药物虽然疗效显著,但长期服用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这份报告的署名是他在医学界最敬重的导师,这让他一时间难以置信。难道导师也背叛了他?
他猛地想起杜晓兰说过,很多看似完美的实验数据背后,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陷阱。他深吸一口气,决定先冷静下来,仔细研究这份报告,找出其中的破绽。
杜晓兰得知此事后,也赶来实验室协助郝建。两人夜以继日,反复核对实验数据,查找相关文献。终于,他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到了一丝线索。原来,新药物的副作用并非不可控制,只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和治疗方案,就能有效避免副作用的产生。
他们将这一发现整理成论文,并附上详细的实验数据,提交给了国际权威医学期刊。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专家们的重新审查,郝建的研究成果得到了认可,他的声誉也得以恢复。
消息传得飞快,很快,之前对郝建虎视眈眈的城市医院也收到了风声。陈院长拿着最新一期的医学期刊,脸色阴晴不定。他原本指望着这次能彻底扳倒郝建,没想到反倒成全了对方,让他在国际医学界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院长,我们现在怎么办?”助手小心翼翼地问道。
陈院长放下期刊,叹了口气:“还能怎么办?人家现在可是国际知名专家了,我们再打压下去,只会自讨苦吃。”他沉吟片刻,“准备一份合作意向书,就说我们医院愿意与郝医生共同开展新药物的临床试验。”
助手愣了一下,迟疑地说:“可是,之前……”
“之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陈院长摆摆手,“现在郝医生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我们只有合作才能共赢。”
与此同时,警方也传来了好消息。经过多方调查取证,他们终于找到了闯入郝建实验室的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