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朝廷发布规定,敲登闻鼓者都要先受二十杖后,登闻鼓就多年无人问津。

    这也是为了防止老百姓有事没事,大事小事都去敲登闻鼓,影响官家处理朝政。

    宋太祖时期,就有老百姓因丢失了一头猪,伤心欲绝下敲了登闻鼓,后来被赔了一千文了事。

    登闻鼓一旦被敲响,就意味着发生了大事。

    而赵策英早就安排好了登闻鼓院的人,以防有人作祟。

    渔娘敲响登闻鼓后,便要受罚。

    她视死如归的趴在那,紧咬牙根,接受命运的审判。

    她甚至不知道,行了二十杖后自己是否还有生路。

    渔娘没什么见识,也没读过书。只听过戏文,什么负心汉被打了二三十杖就没气的故事。

    她担心自己也会如此,心里惶恐极了。

    可哪怕自己没了,那也是没有辜负王妃的嘱托。

    王妃是个好的,渔娘看得出来。那些个达官贵人看她的眼神轻蔑的像看只蝼蚁。

    只有王妃,眼中有同情,有欣赏,唯独没有轻蔑。

    这样的王妃,值得她托付儿子。只要自己豁出去了,哪怕王妃定然不会亏待儿子,总比她那个杀千刀的夫君强上许多。

    行刑的小吏被叮嘱过,举起的板子高高扬起,看似用了十成的力气,实则打在渔娘臀上只用了一成不到。

    像这种专门杖刑的小吏,一般都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

    若是要把人打死,看似衣衫完好无损,实则皮肉之下已经被打断了。

    若是做个样子,看似把人打的皮开肉绽,实则只是皮外伤,将养几日便好。

    有厉害的,甚至能把豆腐打的里面碎的一塌糊涂,外面却完好无损。

    渔娘本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没想到二十杖下来,却是没有想象的那般疼痛,蓦然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行了刑后,方可阐述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