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风流传>科幻灵异>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 第二十七章 下注
    耿炳文,其父耿君用亦为从公功臣,随太组渡长江攻金陵,后战死宜兴。

    耿炳文子承父职,镇守浙江长兴十年,遏制张士诚向西攻势,为太组攻灭陈友琼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立国后又随徐达北征,多有功勋,得以爵封长兴侯。

    建文元年,耿炳文率大军北征,虽遭败绩,但败而不溃,勉强维持战线。

    但黄子成举荐李京隆取代耿炳文,临阵换帅,终招致大败,此后耿炳文一直赋闲在家,就算是改朝换代,除了李允熥登基大典之外,几乎没出过门,据说重病卧床不起……当然了,现在可以确定,不是据说。

    建文五年六月初三,七十岁的耿炳文在金陵病逝,礼部拟定谥号为“武愍”。

    本为武将,谥号以武,理所应当,但“愍”不是褒谥,也不是贬谥,而是平谥。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难”曰愍。

    虽然礼部尚书蹇义投向燕王李高炽,但……如果给耿炳文定个贬谥,朝中官员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他。

    虽然李高煦也很不满,什么叫在国遭忧?什么叫在国逢难?

    燕军奉天靖难,这叫忧难?

    武英殿又为了这事吵翻了天,最终燕王太妃徐氏和魏国公徐辉组都点了头,这个谥号才定了下来。

    耿炳文不是病了一天两天,府内早有准备,递上遗折的同时,长兴侯府已然挂白,哭声震天,从第二天起,朝中大小官员陆续前来拜祭。

    最先前来的是前吴王府教授,如今的中书舍人杨应能,代皇帝拜祭……虽然是傀儡皇帝,但终究也是皇帝,还算有些分量。

    之后魏国公徐辉组、兵部尚书徐增寿、山东布政使铁选等朝中显贵均亲至拜祭……其中铁选很是被耿家人鄙夷,武英殿之事早就传开了。

    嗯,铁选被陛下痛斥无耻,这等事燕王一脉自然是要大肆宣扬的。

    至于燕王一脉……燕王李高炽与礼部尚书蹇义、户部侍郎夏元吉在第三天前来拜祭。

    于是,就算心不甘情不愿,曾经和耿炳文交战的赵王李高煦带着淇国公丘富、工部尚书严震、都察院右都御史陈瑛前来拜祭。

    泾渭分明啊,燕王和赵王这对兄弟的矛盾几乎是满朝官员都心知肚明的。

    双方势力的首脑人物都来了……朝中剩下的重臣自然也要走一遭,至于那些中下层的官员,更不会不去。

    所以,当刘璟来到长兴侯府外,不禁有些愕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耿炳文子侄辈人数不少,但也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