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信没有回答孙策的话,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的决心。望着迎风而立的盘龙金枪,宇信兀自从怀中掏出匕首,在枪柄上刻下了“至爱琰儿”四字。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抚摸着枪柄上的刻字,宇信默默地掉下了眼泪。情深虽似海,尽在不言中!
处理完蔡琰的安葬一事,宇信早已心灰意冷,连起初想要折磨刺客的念头也淡了许多:“把他带下去吧,莫要让他的脏血玷污了琰儿的栖身之所。”
“诺!”史阿点了点头,当即将刺客带离了山坡。
“王师,我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交付于你。”宇信指了指坐骑上的包裹,咬牙切齿地说道,“里面装的是一个匈奴将军的人头,我要你把它带到鲜卑人那里,激起他们之间的仇恨,让他们互相攻杀!”
“明白了,主公,越这就出发!”好一招“祸水西引”!如此一来,便可叫匈奴、鲜卑上下不得安宁。
“伯符,集合队伍,回家!”宇信又望了一眼蔡琰的临时坟墓,心里没来由得一痛。蔡琰埋在了这里,这里便成了宇信的牵挂。北伐匈奴,命中注定!
孙策集合好军队后,前来请示:“主公,下一步我们要怎么走?向东吗?”
“向南!”宇信不加思索地回答道,“这里我一刻也呆不下去了,耻辱啊!想我堂堂八尺男儿,竟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耻辱啊!”
“向南?”孙策吓了一跳,他以为自己听错了,“主公,南边不是有右贤王的埋伏吗?咱们若是继续向向,那不是正中敌人下怀?”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宇信傲视远方,铿锵有力地说道,“呵呵,反正我已经杀了几百匈奴人了,不在乎再大杀他一场!”
“痛快!”孙策也被宇信的豪气所感染,当下大笑道,“策愿誓死追随主公,扫平天下!”
“天下?大得很啊……”宇信似在沉思,兀自言道,“还是得从眼前开始谋划……”
六十九骑又上路了,朝着五原郡的方向!此次北上匈奴,宇信共带了一百骑随从,加上王越史阿带来的十六名剑士,刚好凑成了一支一百二十人的队伍。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这支军队也减员了近一半,是时候回家了!
急行军一天,宇信一行人来到了阴山脚下。只要翻过阴山,便进入了大汉的疆域。宇信站在阴山脚下,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今尚在,飞将何处寻?胡马常南下,谁人肯驱驰?”宇信默默地念道,心里却在做另一番长远的计较。总有一天,我宇信一定会长驱直入大漠,再现汉代初期的荣光!
“汉骠骑将军,别来无恙?本王在此恭候多时了!”突然,阴山西侧出现一队人马,遥看着装,正是匈奴人。
“嗯?左贤王!”待到那队人马靠近,宇信看清来人后,不由大吃一惊,“你怎么在这儿?右贤王呢?”
“他啊?去了他应该去的地方!”左贤王云淡风轻地说道,“他想夺取本王的兵权,呵呵,真是异想天开!”
“你杀了他?”宇信闻言,倒是有些惊诧。右贤王可是匈奴的“第三把手”,却被……这手腕和魄力着实令人佩服。
左贤王当下摇了摇头,浅笑一声:“新单于已经开始忌惮本王了,所以此次才会派右贤王前来夺权。他怎么说也是单于的使者,本王若公然杀了他,岂不是宣布与单于为敌?本王已将他驱逐出境,这样也算是给单于提个醒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