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也不知道自己距离这一步还有多远。”他在心中默默想道。
成功者的例子往往能够激励后来者的前行。
想到这,他不在逗留,穿上大衣,走向前台结账,然后转身离去。
后面的,他已无意关心了。
但这件盛会并不会因为他的远去而变得冷清。
10月9日,物理学奖颁布,珐国科学家阿洛什与米国科学家维因兰德因为发现测量和操控单个量子系统的突破性试验方法共享了800万典瑞币的奖金。
10月10日,化学奖爆冷,迅速引起大量关注。
米国科学家罗伯特与布莱恩因其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向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而他们获奖的赔率在当时所有的候选人里面排名倒数。
这马上引来许多媒体的注意,等两人领完奖以及发表完感想之后,面前立马围了一大群记者。
而且绝大部分的话筒都指向了其中一个人。
他们反应的很快,工作做得也很周到。
无论这些记者是否听过这个人的成就或者名字。
但此刻,他们都知道罗伯特向来以狂妄出名,敢说敢做。
有他出马,新闻热点和关注度肯定是跑不掉的。
此时,几乎是一场专访在他身上举行。
感想刚刚在颁奖台上就已经说完,记者们显然不会再去问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
“罗伯特教授,请问您之前对您自己获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有信心吗?”来自秦晤士报的记者率先发问。
罗伯特果然一如往常的狂放:“我早就说过,研究gpcr的工作机理必将成为一项伟大的工作。”
“当初我说这话的时候,很多人对我有意见,认为我总是在异想天开。”
“现在呢!我想他们的见识并不如他们的嘴一样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