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没有他,这个世界还真就转不了了。
大众对于什么免疫什么互作都不太关心。
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关注点。
国内的一些媒体很懂得抓住这些人的心理,撰写通稿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加强一些字眼。
比如二十六岁、副教授、顶级学者,甚至连诺奖都出来了。
搞得国内社交媒体上热议频频。
“陆神二十六岁成为耶鲁大学的副教授,而我二十六岁已经评上加里敦大学的校长了,怎么说?”
“楼上又开始做梦了,我尿黄让我来滋醒他。”
“没听出来这是友军吗?虽然不知道研究这个东西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反正我是不明觉厉。“
“你没听专家科普吗?说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又一条有效途径,还有一大串,我还真听不太懂,但有这一条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姐妹们你们有没有看到燕大最近分享的毕业照,冲这个颜值,比哥哥也差不太多了,这个侧脸我感觉我快成颜粉了啊啊啊!”
“饭圈走远点,现在国外都叫他‘司南’设计师,司南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智慧,就凭陆神将这个名字传播到全世界,他就不是那些小鲜肉能够碰瓷的?”
......
与此同时,耶鲁也在行动。
不同于之前在UCD得时候,世界顶级学府的优势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
耶鲁同样也有自己的发声渠道。
开玩笑,自己家的科学家出了这么大的成果,那必须得抓住机会大宴宾客摆几桌啊。
不然外面都要翻天了,自家还没有动静那就不像话了。
于是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热情敬请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植物学的大佬参与学术交流。
与此同时,耶鲁广泛邀请各国各地区的主流媒体参与学术成果发布会。
项目结束了,陆时羡依然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