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上有雪,而且雪比较松动.高山上一般温度较低,超过一定海拔会有“雪线”存在.所谓雪线就是在此线之上的山顶都被皑皑白雪所覆盖,加上山顶上人迹罕至,雪层未受挤压,很松。
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声带发出的声波通过传导介质空气,传播到雪层上,声波引起雪层的震动(共振),声波越强,雪层的震动越强,当雪层的震动达到一个极限的时候,就会发生形变,由于雪层比较松,可能造成雪崩。
所以在高原作战,就连说话的声音都不能太大,否则,都有可能引起这样的后果。
一旦发生雪崩,除了找背阴面亦或者缝隙之类的还有一线生机之外,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的生存机会。
并且,在火力支援方面,基本上就更别说了。
战机驾驶员很难在这种环境中找到借助自然伪装或隐匿的敌方目标;同时,天气、高大山体或岩石的阴影以及环境都不利于飞行员目视观察。
且不说会不会引起雪崩,就说在这种气候和地形限制下,使喷气式飞行难以用俯冲和低飞这类常规支援战术来寻找攻击机会。
而在独特的地形和战场环境,使得后勤保障成为在高海拔山地顺利进行军事行动的关键。
后勤总是推进着战争的进程,在高海拔地区尤其如此,如果没有良好的铁路及公路设施,后勤物资集散点无法顺利地向前方输送补给,部队机动也会耗费更多时间,高海拔山地战场所需的后勤需求比其他地面战场上轻步兵战斗的类型都要多。高海拔山区地形险峻、崎岖,部队机动速度被拖慢且环境对人员健康也不利,因此在这种环境下,单兵的身体素质始终都显得很重要。
从历史到当代,发生在高海拔地区的战争从未间断,而且也不可能因环境不适于作战而避免。
高海拔山地作战训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轻步兵训练,环境适应性训练和特种训练都非常必要。
所以这也是他们接下来要了解的一个点。
“在高海拔山地作战行动中,指挥官的领导才能也非常重要,艰苦的生存环境、人员体质的弱化以及心理上的压抑,都需要卓越的领导者,以及军人的身体能力极限等数据都是需要的。
既然全员请战,那么我们就得对将士们的生命负责,不仅是这个数据,还有高热量食物等方面的各个细节都需要非常好的打磨。高原军区建立在没有雪山的地方,训练虽说有时候都会在雪山训练,可是在还把4000—6000的海拔之中训练是非常少见的事情,一般都是在3500米左右训练,这五百米的距离,我相信我不说章将军也知道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可怕数据。
所以,我的建议是,先来一场为期十天的生存适应性训练,在来十天的作战适应性训练,你意下如何?”
秦子夜缓缓开口说道,如果可以的话,他都不会折磨他们,可是如果现在不折磨他们,或许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他们就会因为环境恶劣,后勤跟不上等等原因造成死亡。
这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
“我明白,我回去之后,会对雪豹进行相应的训练,这一点请两位将军放心。”
章毅然做出保证。霍沧澜也在这时候表态:“便携式制氧机、高原制氧车等制供氧设备,我会让后勤运送一批过去,宁愿让他们在高原上缺氧,也不能让他们在高原上冻死!”
是的,高原上缺氧都算是小事情,有便携式氧气瓶,可寒冷却是没有办法克服的,唯一能够克服的,也就只有他们的毅力了!
“后勤体系方面,我会派专人和你们学习一个月的,到时候章将军可不要藏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