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准备亲自参与第二届诸子百家大会,扶苏哪能不尽心尽力呢?他亲自张罗、尽心筹办第二届诸子百家大会的相关事项,力求做到最好,让始皇帝和诸子们都满意。此时,诸子百家大会的有关安排基本已经成型,只是还有许多许多的小细节需要斟酌而已。
可就在他忙得脚不踮地的时候,北斗剑被盗了。正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北斗剑代表了大秦的国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他必须万无一失地找回北斗剑。
晚上,扶苏召集护卫们开会讨论如何找回北斗剑。大家围坐一团,烛光昏暗,每个人脸色严峻,每个人的呼吸声似乎都听得见,烛光的丁点跳动都会引得人心慌意乱。
如果北斗剑最后无法找回,依据《秦律》,等待他们的只有一个字:死。
《秦律》之严苛,大家心知肚明,从相里勤和商鞅开始,为了把老秦人塑造成守规矩的硬汉,打造一支没有人情的虎狼之师,秦律越来越不通人情。
秦律甚至规定,弃灰于道者黥。如果你在大街上随便丢垃圾,会受到“黥”刑(在脸上刻字)的处罚。秦律还规定,成年男丁无故嚎啕者,送官府。秦国坚决不允许一个成年男子无缘无故地嚎啕大哭。秦律对这种小事都处罚如此之严格,对于他们这种丢失北斗剑的护卫来说,他们肯定会被判处“大辟”。
秦律规定有五刑,即黥、劓、剕、宫、大辟。
黥,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刻符号或字迹,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刺刻成为永久性的记号。
劓,割去受刑者的鼻子,受过劓刑的人往往被派去守关。
剕,斩掉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
宫,又称淫刑、腐刑、蚕室刑,割去受罚者的生殖器。
所谓大辟,即死刑,分为斩(枭首、弃市)、刺、绞、烹、坑、腰斩、车裂、凌迟等,还有死后鞭尸、戮尸、脯刑、醢刑等。
护卫周文首先开口,他认为不用担心。他尽管被香气所迷,武功无法施展,但他看得很清楚,北斗剑是李斯的护卫吕方所盗,直接去李斯门上要就行,北斗剑的分量,谅他李斯也不敢私藏。不光是他看见了,吕方逃跑时门口巡逻的卫兵也看见了,大家都认识那个人就是吕方。
听说是李斯的护卫吕方,扶苏表情有点缓解,他觉得如果是吕方,问题不难解决,即使他与李斯关系没有那么要好,但也不差,大家都为秦国做事,都是有分量的人物,从李斯府中要回北斗剑应该不是难事。扶苏把目光转向护卫长陈胜。
陈胜表态,如果是吕方,要回来一点不难,他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那人的长相是李斯的护卫吕方,但他总觉得如果是吕方,大家都认识,肯定会戴上无人认得出来的黑面罩。那人不戴面罩,其实目的就是想让大家认出他是吕方。
另外是功夫。同是护卫,尽管没有经常交手,但也有多次机会互相切磋过,吕方的功夫绝对没有那么高。平常切磋功夫时,他陈胜只使出了五成功力,刚刚与蓝衣人吕方交手,发现这名蓝衣人吕方的功夫远在自己之上。面对另一个真正有功夫的高手,在实战中即使是高手也很难完全隐藏其功力的。由此可见,吕方的功夫深不可测。
最后陈胜感觉到,吕方使的功夫似乎是他们墨家功夫,而且是入门级的墨家功夫,如鹞子翻身、邯郸学步、掌推泰山等都是入门招数,但是招数细节与传统墨家功夫不尽相同,这些招数比传统的墨家功夫更为厉害。
仅仅几招墨家入门功夫,被此人简单改造之后,效力大增,其功力是许多墨家顶级高手都无法达到的。这是何人?难道是墨家弟子?却又不尽像墨家弟子。
因此陈胜怀疑是不是有人易容,伪装吕方?如果真是吕方,那么盗剑的目的可能不仅仅针对扶苏公子,也同时有目的地针对了李斯丞相。
听了陈胜的猜测,扶苏脸色变得更加苍白。他顿时发现最近一连串不好的预感可能是准确的,似乎有人在特意针对他。
不管如何,必须尽快找到北斗剑。只有在始皇帝回到咸阳之前,找回北斗剑,扶苏才有减轻罪责的可能,陈胜、周文等护卫们才有活下去的希望。否则,后果不敢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