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把自己想找工作的想法跟孩子还有陆向国说了,不仅三个孩子,就连陆向国也吓得不轻。

    “你……你想在村里当干部?”陆向国震惊地问着。

    也不怪他这么惊讶,这年头村里、公社空缺的职位都是香饽饽,每天埋头苦干的农民都指望着有一天能脱产,过上轻松的日子。

    苏南在村里没有任何的威望,做干部的事儿说起来容易,但不管谁来看都会觉得苏南是异想天开。

    “对,只有当了干部,才有各种稀缺的票发,有了票咱们隔三差五的就能吃上一顿肉,不用再看着冷锅冷灶干瞪眼了,还能买上布料,做衣服做书包。

    小维、小阳,你们想要新书包吗?“

    苏南笑着问他们。

    谁不想隔三差五的吃肉,谁不想有新衣服穿呢,只是这村里的干部哪里是那么好当的。

    整个公社的女干部就只有妇联,那都是有资历和威望的,苏南这么年轻,什么资历也没有,学历只上过小学,压根比不上城里来的知青。

    而且村里还有不少高中生,到现在还没脱产呢,她既没有当干部的资本,也没办法服众。

    陆向国沉默地看着苏南,怎么也想不到印象中沉默寡言、性格软弱的妻子,竟然有这么大魄力冒出这个想法,“这个想法要实现并不容易,我可以帮你,但很多事情还是要靠你自己,你……有心理准备吗?”

    苏南当然也知道要实现这个想法并不容易,但任何事情在开始之前都是困难重重的,美好的生活都是双手成就。

    “弄些报纸过来吧,能办到吗?”苏南也不和陆向国讲客气。

    这些天呆在村里,她已经基本摸清楚了村里的情况,但对于找工作的事情,苏南还是没有任何头绪。

    在这个年代信息闭塞,经济也远远没有后世发达,想更多地了解七零年代社会运行体系,唯一能够了解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报纸。

    但报纸的流传度并不是很广,普通人很难弄到,只有干部才能有机会拿到。

    苏南选择求助陆向国,一是因为陆向国曾经是团级干部,二,就是因为他毕竟是自己名义上的丈夫,比陌生人要多几分信任。

    见苏南的态度那么坚决,陆向国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苏南了,只是陆向国十三岁就去当兵了,对村里情况了解的还不如孩子们多。

    孩子们知道的倒是多,只是他们毕竟年纪小,格局观没有陆向国大,说的那些消息能提炼出来的,有用的实在太少。

    倒是报纸,正好陆向国下午要去一趟公社,正好可以给苏南弄来。

    “我要的报纸呢?”晚上陆向国一回来,苏南就笑着朝陆向国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