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贫困些的村民买豆油也舍不得多放,一斤二斤的能用半年,因此镇上的油坊豆油生意一般,倒是芝麻油卖的火热,人人皆爱。
不过常金花是不舍得买一百二十文一斤的芝麻油,她认为这钱还不如买猪肉,镇上人家倒是常用。
孟晚眼见着吕氏的儿媳妇打了小壶的芝麻油回来,味道香的霸道,从他身旁过便久久不散。
他摸着下巴若有所思,一锅油怎么也会剩,不然再烙些芝麻饼来卖?
午后申时,集市还没散,又增多了许多卖灯笼和花灯的小贩,宋亭舟起来后将铺子门前也挂了两盏,是书肆黄掌柜送的,上面的画出自孟晚手笔,一盏是兔子在吃元宵,一盏是小蛇卷了根糖葫芦,倒也应景,可见人家是用了心。
今天午后便不开门了,孟晚将炸的油果子送了五根给黄掌柜,留下三根常金花说给吕氏送去,院子里另一家租户听说是回乡下老家了,至今还未回来。
最后二十根大头,孟晚与宋亭舟一同前往,铺子偏西,方宅偏东,这一路就当是逛灯会了。
可实际孟晚并无心去看风景赏民俗,只想快些送到东西交差。
找到了方宅,孟晚寻到了小厮所说的西北门,是关着的,从这座小门往两头看都是见不到头的围墙,正门是丁点看不见边,可见宅子之大,占地怕不是要按亩。
不轻不重的敲了两声门,等了几秒没人答应,孟晚又加大了力道。
里面传来叫骂声,“来了来了,催啥催,催命呢?啊呸!呸……催你奶奶!”
门被打开,一个与孟晚年龄相仿的哥儿叉起腰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开喷。
“敲一声我听不见啊,敲敲敲……”
他打开门的瞬间止住了尖锐的骂声,面前的小哥儿好看的似是画里出来的,那眉毛像是精细描绘过,脸比擦了脂粉还白净细腻,戴着顶灰色的兔毛帽子,更显脸蛋小巧,脸颊还有没褪去的圆润嫩肉,年龄不大,笑容讨喜。
我滴个乖乖,咋有这么好看的人啊!
孟晚见他看着自己不说话,歉意的说:“真是抱歉,初来贵地,不懂规矩,万望海涵。”
开门出来的哥儿回过神来脸颊微红,侧过身匆匆弯腰行了一礼,动作生疏僵硬,像是从谁那儿现学的。
“海什么寒?那……那啥,我们宅子里好像没有叫这个名的。”
孟晚差点被他这句话逗笑,他从宋亭舟手里接过篮子,掀开上面的麻布给对方看,“方六在我家店里订了二十根油果子,他吩咐我们做好了送过来。”
那小哥儿明白过来自己搞错了,红着脸想接过篮子,“定是给我家小少爷买的,我这就送过去。”
孟晚手握着篮子没松开,脸上笑意不减,“方六还没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