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巧娘这幅模样,赵来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八成是小鸡苗!
果然,回到家刚进炕屋,就听见了叽叽喳喳的叫声,只见炕上五六只嫩黄色的小鸡仔子正左摇右摆讨食吃呢。
“真,真孵出来了啊!”赵来贺恍恍惚惚。
巧娘抹了抹眼角的泪花花,看着小鸡一脸慈爱,“我翻完蛋正要去编竹笼呢,才编了一半就听见动静了,连忙进屋,果然是孵出来了,你是没看见,刚出来的几只身上都湿漉漉呢,就拿那嘴去啄壳,要不是不能帮忙,我都想上手帮它们把壳剥了!”
“那可不行,上了手帮它们出来可是要活不成的。”
“还用你说,那边是不是又要破壳了?”说话间,左边又有了动静,柳巧娘笑了。
“我再去装点温水来,明天再给吃菜叶子。”
两人看得心头火热,都舍不得离开,竟是连晌午饭都没想起来吃,等赵丰年回到家,没看到人,想到小鸡破壳也就是这几天了,放下书包便去了孵化屋,果然见两人还在围着炕看呢。
一个时辰,几乎出了一半的小鸡,赵来贺夫妻只觉得怎么看都不够看,直到看到赵丰年进来。
“宝儿,咱们的鸡,成了!”赵来贺一个激动,将儿子举了起来。
赵丰年还是头一回体会“飞高高”,却一点也不害怕,只觉得新奇。
看着两张欢喜的笑脸,不由自主的也笑了。
“爹,再来一次?”
又过了两三天,这一批鸡蛋才陆陆续续孵出来,五十个鸡蛋,还剩下十三个没动静,八成是不成了,不过第一次孵鸡蛋就能有这么高的孵化率,夫妻俩已经很满足了,巧娘打定注意等过两天再孵第二批,她如今也算是有了经验了,到时候只会更高。
对此,赵来贺跟赵丰年父子俩表示十分赞同。
又过了五天,除了死了三只,这一批鸡苗还剩下三十四只,而且看上去都很精神,经过一家人的商讨,决定这第一批鸡苗都卖出去,镇上一只鸡苗六文钱,他们家不用运到镇子上去卖,就定五文钱,同村的倒是可以再便宜一文钱,就算都按照四文钱卖,那也有一百三十六文,而他们买种蛋只花了二十五文!
就算加上柴火费,四十文也够了,来回一个月就能赚九十六文!
“咱们先攒点钱,把鸡棚盖起来,等到秋收后,再盖庄子围墙,明天我就放出话去,让大家可以来咱们家买鸡苗,再收一批种蛋,这一回咱们孵它个一百只!”柳巧娘这几天又收了一批到蛋,其他人只当她宠儿子,毕竟分家后没分到鸡,宝儿又是个要精细养的孩子,以前就要隔三岔五买鸡蛋补身子呢。
“娘,不如这次孵两百吧,就算附近村里人不要,也可以卖到镇上县城里,镇上跟县城都有做这个的贩子,有些商贩有自己的牛车驴车,可以带去更远的地方卖,这样倒省了我们力气了。”
“这,人家能要么?再说,我这刚开始孵的,就成功了一回,万一后面没成......”
赵丰年明白巧娘的顾虑,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温度计,他只告诉了巧娘炕上的温度保持在让手温暖却不过烫,其实多少有些模棱两可,就这样巧娘都能孵出小鸡来,离不开她的细心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