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肉计?这可能是太后的误会。其一,我并没有能力指使魏国公主在殿上发难;其二,事情的真相陛下正在调查,太后似乎已经下了定论。”
太后闻言面色一僵,眼中闪过一丝不满,“小门小户出身的女子,果然不懂规矩。”
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像是皇室成员独有的面具,若不如此,便不足以显示他们的尊贵。
然而,前世见过太多这样的人,苏瑾瑶并未因此感到委屈,反而从容一笑。
“的确,臣女出身卑微,缺乏依靠,容易成为被压制的对象。但在麓山书院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事理与分寸。若非世上有公道,我今日应在刑部大牢,而非端亲王府。”
太后脸色阴沉,“你还年轻,不懂得朝堂之事错综复杂,一句话不慎,可能就会给你的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苏瑾瑶心中怒火中烧,“臣女确实年幼无知,请太后赐教。面对无端的指责与侮辱,以及将无辜之灾诬为计谋,臣女应该如何应对?
难道要对一切不实之言俯首帖耳,任由摆布才算是有分寸吗?”
太后被这番话弄得措手不及。她原本认为苏瑾瑶会因?裴远尘的特殊待遇而变得骄纵,甚至幻想借此飞黄腾达。
在她看来,裴远尘只是暂时被美色迷惑,不会真正重视一个女人。
加之裴远尘性格冷淡,怎会真心对待任何人?
因此,此刻太后根本未把苏瑾瑶放在眼里。“呵,好得很,你以为有了靠山就可以自视甚高了吗?你以为端亲王允许你在府中养伤,就是打算提拔你?”
你知道吗?我只需一句话,就能让你离开王府,到时候你在刑部大牢里,恐怕就不会这么强硬了。”
苏瑾瑶保持沉默。
实际上,她巴不得立刻离开端亲王府。太后不断用言语威胁她,但她心里明白,如果端亲王并未绑架梁烽,那么她父亲与端亲王勾结的指控很可能就是虚假的,很快就会水落石出。
到那时,她在宫宴上的行为将被视为急中生智,安抚了魏国使臣,在景和帝眼中这将是一份不小的功劳,而非罪行。
因此,她根本不害怕太后的恐吓,她的自信源于自己的智慧和在宫宴上表现出的机敏,而不是依赖于任何男人的支持。
然而,她的沉默被太后误解为心虚。
苏瑾瑶这样年轻而美丽的女子,在太后眼中不过是又一个自恃美貌想要操控一切的棋子。
在权力者的眼里,她们的美丽远不及一箱黄金有价值。
太后傲慢地坐回太师椅上,示意苏瑾瑶起身。“你年轻貌美,有些骄傲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想在这个世界上过得好,光靠美貌是不够的,还需要懂得审时度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