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苏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杏仁酥,一百两银子一叠,那都是日日畅销。也难怪闵家连续两年拿了第二,苏家有了这杏仁酥,简直是老虎长翅膀了。”
如虎添翼四字,张大婶说不出来,但意思已到。
文芜心头一跳:“一百两银子一碟子,这是卖糕点,还是卖山珍海味呢。”
这个数字着实让她震惊,如果她能打败苏家,将她的糕点也卖到这个价,那菊儿的医药费可就不愁了。
“谁知那些富贵人家怎么想的,反正咱们小老百姓吃不起。阿芜姑娘,你若要继续比下去,这苏家便是你的对头了。”张大婶面上带着担忧。
“而且这次苏家作为去年街区魁首,今年得了特令,家主跟长子各自能分得一个摊位。这比起别家来,多了一份机会。”
苏家父子皆是世家传艺,文芜孤弱女子,这无异于蜉蝣撼树。
文芜眉目冷静,已是在低头沉思。
祖传世家的手艺自然不必说,她的手艺也不差,只是要想获得品鉴官跟街坊邻居的青睐,还得别出心裁。
杏仁酥,桂花酥,这些都是茶楼里都有的糕点。只不过随着厨子的手艺,那品位有高有低。
如果只做这些寻常可见的糕点,在下一次街区比赛中,文芜绝对占不到多大的便宜。毕竟苏家闵家的名声在,他们街道/上的百姓都会偏向他们,哪怕自己的手艺比他们两家要好。
策反一众人并不容易,文芜得从长计议。
“阿芜姑娘,你看那门口的年轻人是不是在往这边看啊?”赵大婶瞥见门口处站着一个探头探脑的年轻人。
文芜看去,只见那年轻人衣着得体,甚是斯文。
见有人看过去,年轻人也是抱拳躬身,走到门前轻声道:“敢问这里可是文宅,您是文芜姑娘吧?”
文芜见有人上门,也是起身:“我是文芜,阁下是?”
眼前的人她没有见过,而且那通身华贵的衣服定是富贵人家出身。她除了那个没良心的楞木头之外,可不认识什么公子少爷。
“我乃苏家嫡子,苏桂平。”
文芜面色微紧,冷道:“苏公子前来,可是有事?”
他们之间该没什么事情才对,比试还没开始,难道这么快就过来试探虚实了。
苏桂平儒雅淡笑,抱拳道:“听说文姑娘在街区赛中脱颖而出,在下路过此地便过来一睹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