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明回握着他的手,鼓励道:“没问题,有什么问题随时欢迎来找我。我们一起努力,让庄稼长得更好。”
农民们陆续走出会议室,李向明站在讲台旁,目送着他们离开。
会议室逐渐空了,只剩下李向明和几位工作人员。他慢慢收拾着讲台上的资料,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思考。
他知道,今天的讲座虽然结束了,但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在讲座结束后的几天里,那些参加了讲座的农民们成为了各个村落里的小名人。
他们带着李向明分享的知识和自己的笔记,回到各自的大队和公社,兴奋地向其他农民们讲解他们在讲座上学到的化肥知识。
在一个小山村里,老孙头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一群村民围坐在他周围,聚精会神地听着他讲述讲座的内容。
老孙头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他的手里拿着笔记本,不时地指着上面的记录。
“你们知道吗?李厂长说,这化肥啊,不是随便撒的。”老孙头的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他说要根据土壤的酸碱度来选择合适的化肥。”
一个年轻的农民好奇地问:“孙伯,那咱们怎么知道土壤是酸还是碱呢?”
老孙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用pH试纸测啊,这东西不贵,县里的农资店就有卖。”
村民们纷纷点头,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新知识的渴望。老孙头继续说:“还有,施肥的时候要均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然就是浪费。”
在另一个村子的田边,一个中年农民在耕作的间隙,向其他农民们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化肥。
他的手里拿着一个装满化肥的小袋子,认真地展示着正确的施肥方法。
“李厂长说,这化肥要撒在作物根系周围,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他一边说,一边用锄头在地上示范着。
旁边的农民们纷纷凑过来,他们仔细观察着,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一个妇女问:“那我们怎么知道施多少合适呢?”
中年农民想了想,然后回答:“要根据作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定,李厂长说,他会给我们更详细的指导。”
在公社的会议室里,一个年轻的农民站在黑板前,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土壤和作物的示意图。他认真地向其他农民们解释着化肥成分的重要性。
“氮、磷、钾是化肥的三大主要元素,它们对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年轻农民指着黑板上的示意图,详细地解释着每种元素的作用。
农民们认真地听着,他们不时地提出问题,年轻农民都耐心地一一解答。
随着李向明的化肥知识讲座在县城里传开,更多的农民开始关注如何科学使用化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