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途风流传>修真仙侠>60年代:签到万物,悠闲生活 > 第532章 专家一起交流
    他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技术手册,封面上印着“杂交小麦种植技术”几个大字。

    “李厂长,我是从南方来的,叫张强。”他有些激动地开口,声音洪亮而有力,“我一直在研究杂交小麦的种植技术,您的经验太宝贵了。我想请您在技术手册上签个名,留个纪念。”

    李向明看着他那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亲切感。

    他微微一笑,接过技术手册,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支钢笔,认真地在封面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抬起头,看着张强,眼中带着一丝鼓励:“小张,农业这事儿,就是要多尝试,多总结。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张强接过技术手册,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他连连点头:“谢谢您,李厂长。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好好学习,为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交流活动的第三天,会场内气氛热烈,一场关于小麦种植技术的讨论会正在进行。李向明坐在前排,正专注地听着台上一位专家的分享。他的眼神专注而平静,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

    突然,一个洪亮的声音打断了台上的讲解:“我觉得你们都说得不够全面!我研究的‘东北一号’小麦,才是真正的高产稳产品种!”声音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会场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声音的来源。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从后排站了起来,他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袖口微微卷起,露出黝黑的皮肤。他的脸庞棱角分明,眼神中透着一股子倔强和自信。他正是来自东北的农业专家赵铁柱。

    李向明微微皱眉,他认出了赵铁柱——这位在农业界小有名气的专家,以性格豪爽、行事果断著称。他放下笔记本,微微侧身,目光平静地看向赵铁柱。

    赵铁柱大步走上前,站在讲台边,双手叉腰,环视全场,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我研究的‘东北一号’,产量比普通小麦高了不止一倍,而且抗寒、抗旱能力极强。相比之下,杂交小麦虽然也有优势,但在东北地区,效果并不理想。”

    李向明听到这里,眉头微微舒展,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知道赵铁柱的话并非全无道理,但杂交小麦的优势也不容忽视。他站起身,缓缓走向讲台,语气平和但有力:“赵专家,您说的‘东北一号’确实有它的优势,但杂交小麦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在抗病虫害方面,杂交小麦的表现就非常出色。而且,杂交小麦的适应性很强,经过改良后,也能在东北地区取得很好的效果。”

    赵铁柱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不以为然,他冷笑一声:“适应性?那也只是理论上的说法。我亲眼看到过杂交小麦在东北的试验田里,因为不耐寒而大面积减产。你们所谓的‘抗病虫害’,在东北的低温环境下,根本发挥不出来!”

    李向明的脸色微微一沉,但他很快调整了情绪,语气依然平静:“赵专家,您说的情况我了解。但农业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实践来验证。杂交小麦在南方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也在不断改进,让它更适合北方的气候。比如我们通过调整播种时间和增加覆盖物,已经有效缓解了低温对杂交小麦的影响。”

    赵铁柱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显然没想到李向明会如此冷静地回应。他瞪大眼睛,声音提高了几分:“那也只是权宜之计!我的‘东北一号’才是最适合东北的品种!你们的杂交小麦,根本比不上!”

    李向明微微一笑,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从容和自信:“赵专家,农业技术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杂交小麦和‘东北一号’各有优势,我们完全可以取长补短。比如,我们可以将‘东北一号’的抗寒特性引入杂交小麦的育种中,让杂交小麦更适合北方的气候。”

    赵铁柱愣了一下,他显然没想到李向明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动摇,但很快又恢复了自信:“哼,说得倒是轻松。不过,如果你真能解决杂交小麦在东北的低温问题,我倒是可以考虑合作。”

    李向明点了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我会努力的。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会场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场激烈的争论吸引住了。赵铁柱和李向明的对话,就像两股不同的力量在碰撞,但最终却似乎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李向明和赵铁柱对视片刻,气氛略显尴尬。赵铁柱率先打破沉默,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不甘,又似乎有些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