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她永宁元年进宫伴读,伯嬴便跟在姜姒身边了,这一晃已是第三年。
她再细细端详,这伯嬴身高八尺,身姿挺拔如苍松,若不是一直拉拉着脸,相貌也称得上英俊。这样的人一直跟在姜姒身边,难保不出什么事。
伏良人心中倏然一跳,没再看他,进了殿定了定心绪,掀开竹帘见姜姒正埋头看书。
伏良人道,“王后在看什么?”
姜姒抬眸笑道,“史书。”
伏良人慢慢坐下来,“宫里都乱成什么样了,你还有心思看史书。”
姜姒笑道,“我原本在看乾朝律令,但乾朝律法没有提及祸乱禁闱的处置方法。因而通读史书,想看看历朝历代有没有可参照学习的典例。”
“这才是王后的样子。”伏良人这才缓和脸色笑了起来。
“你从前在宫里数年没有名分,那些爱生事的,难免认为你是好欺负的。”她吃起案上的糕点,“如今满宫上下都传的沸反盈天,若是殿下回来听了这样的话,污了清听不说,若是再心生嫌隙,就不好了。”
“何况,你刚册封王后,必须整肃后宫,叫这满宫上下怀德畏威,你才能坐得稳。”
姜姒自然明白。
数日前许之洐因菊/花宴才生出的疑虑嫌隙,她好不容易才慰抚下来。且不说坐得稳坐不稳王后之位,若再被他听见这些不雅之言,只怕又要来罚她了。
姜姒颔首,轻舒一口气,“必要快些处理干净。”
伏良人道,“那你看完史书,可有了什么对策?”
姜姒摇头,“史书大多歌功颂德,后宫妃嫔唯大善大恶者才有了了数笔,其余人不过是宫墙之内的一抔黄土。人死了,除了一具尸骨,史书上什么都不曾留下。”
伏良人闻言心中一凛。
她是燕国御史之女,如今是燕王侧妃,也正处在乾朝永宁年间的历史当中。但若百年之后,史书中还能有“伏氏”二字吗?
伏良人不免神色黯然,微叹一声。
姜姒知她心中所想,握住她的手,“伏姐姐,活在当下,不必思虑太多。”
伏良人点头称是,“有你和我作伴,我总不会太难过。”
又问,“背后生事的人,你心里可有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