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四爷与温余卿表兄弟已经站在了茶寮之外,见温宥娘下了马车,就有小厮过来道:“大郎君,四爷说在这停一停,可是要喝水?”
温宥娘走向茶寮,随口道:“嗯。”
等到了茶寮里寻了位置坐下,温宥娘才道:“四舅,可是从哪条道走?”
这茶寮开在四条岔路的两条相间处,生意倒也兴隆,除了温宥娘这么一桌之外,旁边亦坐了三桌人。
那三桌人看着倒也不像富贵人家,当是一般生意人或者附近的农户。不说粗鄙的衣着,便是从几张桌子下的鞋子也能看出。
不是沾满泥土的千层底的布鞋,便是颜色陈旧发黑的草鞋。
千层底的布鞋,便说明穿鞋之人行路较多;鞋底鞋面多有泥土,就说明鞋的主人多行于乡间。因此布鞋的主人,当是来往于江南城与乡下间的小行商。
茶寮外的那辆牛车当为布鞋这一桌人所有,里面当是装的从城里贩到乡间的东西,及从乡间收货送往江南城里卖的货物。
颜色陈旧甚至发黑的草鞋更好分辨。
稻草发黑,便是被火烤;草鞋若是褐得发黑,就当是被长期被水浸所致。
本草鞋便是乡间农夫为了穿着下田干活,因此身份便十分好猜。
不过因鞋底相对干净,脚趾缝隙间并无淤泥,可以看剩下两桌的草鞋当是为了进城的农夫。因乡下人进城之时,都会换上一双相对较好的鞋子,也会特意将脚洗过一番。
草鞋亦如是。
张家四爷将三桌人的身份确定完,这才道:“打左走,约莫还有半个时辰的路程。”
等于是说,等到了庄子上,就已经到了该吃晌午饭的时候。
也幸而早上吃得比较饱,因此还不至于饿肚子。
温宥娘闻言就点了点头,并未用旁边少年端上来的茶碗,而是让少年将白开水倒在了自己准备的茶碗当中。
白瓷的茶碗与旁边的泥瓷碗及有些掉红漆的木桌一相对比,倒有些不伦不类起来,那白色显得更是突兀。
不过上茶的少年并未多看一眼,恐也是见得多了,只将白开水往茶碗里倒,边倒边问:“几位客官可是来寻亲的?”
未等温宥娘一行回答,那少年又接着道:“亲人可是杨家村人?”
这自来熟得,温宥娘便问:“小哥也认识杨家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