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用温家老爷,压着温宥娘他们一行。
张家四爷得不当了回活雷锋,传递了一下消息道:“杨老爹有所不知,温尚书早在半月前便被贬了官,如今不过在工部,任职五品。”
老人一听,明显被吓住了,道:“可莫要哄小老儿顽耍。”
温宥娘在一边道:“温尚书乃是家祖父,我等何须骗老人家您?”
老人听温宥娘说破身份,说话也更加恭敬了一些,问道:“那今日诸位来庄子上,可是为了住几日还是久居?”
张家四爷摇头,“非也。只为庄子的地契而来。”
“地契?这位爷的话是何意?”老人不解道。
张家四爷不与杨家村村长打哑谜,直言道:“就杨家村南面的那个庄子,庄子上有良田百亩。十七年前为京城的一位徐姓侯府所有,后将庄子卖与京中怀恩伯府张家,十六年前张氏女嫁入温府,张家便将此庄子做为陪嫁送入温家。到了十二年前,有人私自将庄子卖给了旁人。”
“杨老爹你也毋须否认,那户人家在买下那个庄子之后,又将杨家村的中下等良田一起圈买了下来,当作了新庄子,亦拿给你们杨家村人所种。且比旁人要少交一成的租子。我说得可对?”张家四爷紧接着道。
老人缓缓点头,道:“然两家庄子亦当是温府所有,如今几位贵客驾临贱地可是为何?”
当初虽是张家的庄子,然而张家没买来两年,便被温府的人前来接管,因此要论相熟,整个杨家村却与温府相熟一些,也只认温府。
有人暗地里将田土地契换了的事,杨家村村长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夫君并吞媳妇儿的嫁妆也并非什么新鲜事,便是在乡间,稍有富裕的人家嫁女儿陪上几分田土,那亦算是夫家的财产。
于乡间的人来说,连媳妇儿都是自家的了,又何况媳妇的嫁妆。
因此对于当年土地置换之事,村长并不觉得有何不妥。
但这种心思到了张家四爷令温宥娘拿出田土地契之后就开始有些熄火了。
杨家村村长的眼睛近些年不怎么好,然而也并不是瞎子,在面对阳光下将地契看了看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这是有效的。
因此老人道:“所以诸位今日来庄子上,是打算将庄子收回去不给我们村里的人种了?”
杨家村十多年前十分贫困,然而如今却也有两三孩童读书,要是庄子上的良田不得种,那几个孩童恐怕就读不起什么书了。
张家四爷道:“杨老爹想多了,便是我等将庄子收回来,难不成还能自己下田去种不成?这附近除了杨家,莫不是还有别家?”
这是保证就算是庄子收了回来,也会继续留给杨家村人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