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老爷能说的说辞,温宥娘亦能猜测得到。
若当年的事被翻出来,仇氏不再如往日一般对他们姐弟暗中下手,直接靠着仇府之势,直接对他们姐弟动手。
他们姐弟便是死了,恐怕亦无人诉冤。
然而此番话,温家老爷当初可曾说过?
他半字不曾言语,此时再说便有狡辩之嫌了。
张老伯爷本在一边什么都没说,然此时也不想再听温家老爷之言,死去的不是他的女儿,也不求温家老爷能有切肤之痛。
“温老爷还是快快将断亲书写了罢?也好让我今日便去官府做个了结。”张伯爷不耐烦道。
“哦,对。还有宥娘姐弟的断绝书,还请温老爷签个字画个押。且给你们祖地写一封信,言明我儿移棺之事。”张老伯爷又道。
温家老爷并未动,只道:“既是断绝书,为何不是余卿前来。莫不是这等事,你一小娘子可行?”
温余卿与温宥娘不同,温宥娘与温府也好,张府也罢,总归与这个世界有种难以磨灭的疏离感。
然而温余卿却是生于此,长于此,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忠义孝悌已经深入骨髓,且如今也不过十一二岁,最是心肠柔软之时。
此时若是他来,恐怕温老爷子也不会是现在这幅脸孔,反而会大打亲情牌,对着温余卿一番哭诉。
到时温余卿又该如何抉择?
温家老爷虽对温宥娘姐弟并不是那么真心关怀,然温余卿于科举一道上不错。因此便是温余卿甚少回府,却是每回府之时,必有询问,亦有指点。
温余卿是什么样的人,没有人比温宥娘更为清楚。
虽面上待人冷淡了些,可心中却是十分重情义之人。
若是温余卿同意再留在温府,然而在温家老爷和张氏之死之间纠结,自我厌憎,以后便是有了前程,其性子亦将扭曲。
所以,今日之事,温宥娘又怎会让他前来。
张老伯爷在一边冷笑道:“同是外孙,温老爷如此厚此薄彼,此时又念及我外孙做甚?是男人便给我痛快一些,莫要学些女儿姿态!”
这话着实有些冤枉了温老爷子,便是仇氏所出或者二房的孙子,温家老爷也未必有几多关怀。
相对而言,温家老爷对温余卿的关注倒要比温府其他孙辈要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