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时提拔起的庶族,要没有谢氏一事,如今恐怕也掌握了大半朝堂,且手握实权,世家便是因此一步一步被打压下去。只可惜因谢氏之事,先帝处置得太过于下作。二十年辛苦化作乌有。
那些提拔起来的庶族官员,在没有谢氏在前面替他们挡着其余世家的攻击,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被排挤出了朝堂。
加上谢氏的复仇,先帝千辛万苦才筹谋起来的局面,又一面塌了。反而导致世家虽退出京中权势中心,然而却大多回到祖地成了割据之势态。让京中反而被世家暗中制辖,无法妄动。
六老太爷惊于温宥娘这番见解,问道:“这些东西,是谁教导你的?”也难怪王真人能收她为徒,且要她嫁入世家。
说来六太老爷最钦佩世家一点,便是对女子的精心教养。与一般庶族女子而言,世家出身的女郎却是更识大体,知天下。
温宥娘的教养,不是六太老爷看不起温老爷子,而是知道温氏的底蕴,若是自小由他当男子教导或许会是今日这般模样。然而温家老爷对小娘子的教养,六老太爷知道养不出温宥娘这样的人来。
温宥娘既然选择跟六老太爷坦白,除了穿越了的事情,自然无一不言,“也不过是宥娘闲来无事便看了些许杂书有感。遇着不明白的,便去问张家外祖。他总比宥娘知晓得多。何况这些年京中起起伏伏,听得多了,自然也明白起来。”
温家是庶族,与世家之间的冲突,只要不是闭塞之人,便是小娘子,心中都有几分明白。
张府比温府好的地方就在于,在京中呆着的时间比温府要多上那么几十年,对京中往事的了解也多。
况张伯爷虽名利心重,然而也不算得是多糊涂的人。
要说温宥娘天性聪慧,再有张伯爷在一边作辅,倒也不是理解不了。毕竟在先帝时支持另外一个皇子的人,能护得一家子到现在还未被清算,虽有当初伯府算不得什么的缘由在里面,但当还有其他缘故。
六老太爷接受了温宥娘的说法,再说到谢氏之事就没了顾忌,只道:“就算如此,你嫁入孟氏又有何用?孟世子那人,虽无大过,却也不堪大用。”
说完六老太爷自己都先摇头了,要是孟世子得用,也不至于老国公爷重新出来掌孟氏的权。说到底还是孟世子太过于无用,先国公又死得早了些,这才没办法之下用的权宜之计。
温宥娘却是笑道:“正是因他不堪大用啊,老祖宗。只要当今在一日,世子的位置就稳稳的,谁也动不了。”
虽皇帝没有让太子继位的想法,然而孟家世子之位却也不是谁都能上了。不管皇帝对孟家是个什么样的态度,在太子没出事之前,孟世子都还会是孟世子。
至于太子能不能继位,温宥娘算了算,到底还有好几年。今后变数如何,谁又知道?
六老太爷不曾想温宥娘竟是这种打算,只张了张嘴,最后道:“你这胆子也太大了些!”
这是要借孟世子的手,掌孟家的权。可孟氏其他的人难道就是吃素的?
温宥娘道:“老祖宗,孟世子他不傻,知道分寸。”要真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她也不会答应与他结盟。
六老太爷闻言皱眉,终于把整件事儿给想明白了,“你与他也早说定了罢?所以王真人才会认你为徒!”
温宥娘瞧着六老太爷不太高兴,忙道:“也是因谢氏,宥娘无可奈何方才有此下策。嫁进孟氏,却总比庶族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