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有这回事儿,孟世子点头。
温宥娘道:“对方门第并不低。”
似乎也是有这么回事儿,孟世子又点头。
温宥娘就道:“这是因为兴国侯府没了北城统领一职,想在京中不被人踩下去,少不得利用姻亲了。”
“可是世子,你与我说实话,这天下,有哪个真男儿愿意靠岳家的势力而不是自己的能力来护着自己一家的?”温宥娘问道。
孟世子满不在乎道:“我呀。”好似这事儿也不是多丢脸。
温宥娘哼了一声,差点翻白眼,“你要能寻个靠山还用娶我?”
“你是说黄世子不愿意娶那家小娘子?”孟世子听出了温宥娘的意思。
温宥娘并未肯定这说法,“以我对兴国侯夫人的了解,黄世子的婚事定然要世子自己同意的,自然也不存在喜不喜欢的问题来。只不过心里必然会觉得憋屈。”
靠着岳家来保住自己家在京中的地位。从当初黄家娘子嘴里得到的信息可以分析得出,黄世子这种十分正派的人肯定心中会有些想法。虽不至于婚后对新娘子混账,但也难免有个意不平。
而侯府上丢了差事,为了再寻出路,就是订了婚,恐怕在成婚后,黄世子也会选择从军这一条路。
勋贵家的孩子从军,还是世子位,前往军中自然不会只是百夫长这种低阶位置,官职定然会在五六品左右。
只要有军功,且不被上位者忌惮,升职起来自然容易。六郎跟在黄世子手下,也容易混出头来。
“所以,在黄世子从军之前,这是最好的拉拢他的机会。”温宥娘跟孟世子道。
孟世子不喜欢黄世子,只推脱道:“可万一他要去南面呢?”
温宥娘就说:“你只放心寻个机会去劝就是,他不会去南面。”
当初兴国侯的北城兵马统领之职,说不得也是因当初换子之事才放的手。因此对薛府,怕心中已经有了一层隔阂,自然不会投向南面。
而投去北面,要能有机会建功立业,兴国侯府才是真正的重新在京中立住脚。毕竟庶族的勋贵,要在大隆立足,还是少不得几代军功做垫脚。
孟世子见温宥娘一副你不去,我就去的神态,也只能咬牙认了,放温宥娘跟黄世子去见面,除非他傻呀。
“只是,六郎又如何安置进去?他到底是官奴,又挂在府上的。”孟世子又愁上了新问题。
“不是说让祖父把他那一队送给我们一块儿离京么?我瞧着他当是有个本事的,能当上领头,下面的人也是服气他的才对。只我们把人带出了京城,只要一日不回京城,他们去哪做些什么事儿,官府也最多不过是询问府上,也不可能把他们叫回京来询问。就算是在半路报死了,官府又哪会在乎。又不是新近才罚下来的官奴。”这方面的问题,温宥娘早就想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