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没有必要隐瞒,而且连宇文智及都能知道的事情,萧后肯定也早已知晓了。
萧后点点头,“要尽忠先尽孝,也是可以的,虽然的些违规,却也是人之常情。
你明天就要启程上战场了,听说你今天打发人去市场上买马了,那些马怎么能上战场呢?
我已经让人安排了四百匹马,明天一早就会送过来,鞍辔都已配齐,随时可以骑用。
明天你们一人三乘,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河北,一定要在新年前把杨太仆招降的人马收拢好,明白吗?”
张恪愣了一下,他没有想到萧后竟然是在关心这件事情,四百匹马确实是个大人情,不过也不值得她亲自跑一趟啊。
“此次出征,兵部没有安排兵马随行。”萧后看了看张恪,“我已经令关中骁果军抽调五千人马随你去河北,这已经是我最大的权限了。”
张恪这下子有些惊着了,皇后有权调动兵马吗?
不过仔细想想,骁果军可是当今皇上杨二拿钱招募的,作为杨二的皇后,抽调五千人马似乎也说得过去。
“感谢娘娘恩典,其实授予我在河北专擅之权已经是天大的恩典,再抽调骁果军随行,会不会引起其他的事情?”
恩典过大不是好事,张恪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似乎是掉进了萧后设的什么圈套中了。
萧后淡淡地叹了口气,“现在敢于向前冲的人不多了,谁要是不服气,可以让他们到阵前去。”
扭头看看杨义臣,却是无奈地一叹,“杨太仆也不要多想,调理好身体是正事。”
这个女人,努力地使用着自己手中的有限的权力,尽全力帮助着自己的二郎,正如杨二当年还没有当上太子时那样。
张恪有些苦涩,隋朝两世而折,文帝杨坚与炀帝杨广,看看他们两个的生平事迹,谁不说杨二就是来讨债的?
可是隋末却有两个女人,让更多的人为之扼腕叹息,一个是眼前的萧后,另一个就是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了。两个女人生生把隋朝在名义上又延后了好多年,可是仍然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杨义臣低头应下了,对于大隋皇室,他没有二话,就算是有怨言也只能憋在心里。
萧后突然站了起来,“张恪,你今年多大了?”
张恪急忙回道,“回娘娘,我的生日是腊月二十八,到今年年底就满十六周岁了。”
“十六岁了,倒是正好。”萧后点点头,“你还记得那天你从水中救出来的女孩吗?”
张恪心里一咯噔,怎么个情况?难道说前戏结束来正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