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欣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轻轻点头。“你说得对,现在还不是我们发力的时候。”

      晏守诚笑了笑,“放心吧,我就是把事起个头,过后赈灾,我就隐身了,让想出名的露脸去。”翌日,晏守诚来到方玉房外,他停下脚步,整理衣冠,深吸一口气,轻叩房门。

      “进来。”屋内传来方玉温和的声音。

      晏守诚推门而入,只见方玉正与鲁自谦谈笑风生。他恭敬行礼,“师傅,鲁师傅。”

      方玉目光慈爱,“守诚来了,有何事?”

      晏守诚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双手呈上。“弟子昨夜拟了一份赈灾方案,请师傅过目。”

      方玉接过,仔细翻阅,眉头渐渐舒展。鲁自谦好奇凑近,也看得入了神。

      晏守诚静候一旁,心跳如鼓。他偷偷观察两位师长的表情,既期待又忐忑。

      良久,方玉抬头,眼中满是赞赏。“守诚,这赈灾方案,你做得极好。”

      晏守诚松了口气,欣喜道:“多谢师傅夸奖。”

      鲁自谦也不吝赞美,“后生可畏啊!这份方案,即便是朝堂上的老狐狸,也未必能写得如此面面俱到。”

      方玉忽道:“守诚,这方案有多重的分量,你可知道?”

      晏守诚沉吟片刻,目光坚定地望向方玉,缓缓答道:“分量是重是轻,不在于弟子,而在它落到的人身上。心中有大义的人,自然会视之为宝;对灾民漠视的人,它就分文不值。”

      方玉眼前一亮,“说得好,此言大善。”

      鲁自谦听罢,也不禁点头称是。

      晏守诚心中暗喜,却不敢显露。他静静等待师傅的下文。

      方玉又道:“此方案若入朝堂,必有一番作为。守诚,你可知为师有多骄傲?”

      晏守诚心中感动,却恭谨应道:“能拜到师傅门下,是弟子之幸。”

      方玉欣慰一笑,“好好努力,前途无量啊。”

      方玉细细叮嘱了一番赈灾事宜,晏守诚一一记下。临走时,方玉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记住,为官先为民。”

      晏守诚躬身应是,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