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守诚站在树下,看着来来往往的学生,心中暗暗盘算。他知道,要让这些富家子弟掏腰包并不容易。但他相信,只要找对方法,就一定能成功。

      他深吸一口气,走向一群正在讨论昨夜雷电的学生。“各位,你们听说了吗?”晏守诚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昨晚的雷电可不是偶然啊。”

      学生们被他吸引,纷纷围了上来。晏守诚借机将自己的想法巧妙地传达出去。他提到了天谴、功德、避祸等关键词,巧妙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恐惧和善意。

      与此同时,张雨轩也在另一边低调地传播信息。他的沉稳气质和良好声誉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他的话。

      渐渐地,学院里开始流传一个说法:救助灾民能积福消灾,尤其是家里人做过什么恶事的,出手帮一把灾民,用福报抵消罪孽,就不会遭天打雷劈。

      龙门城喧嚣,灾民如潮。

      玄文武学堂内,学生们议论纷纷,眉头紧锁。晏守诚站出一步,目光扫过众人。

      “诸位同窗,灾民当前,我等岂能袖手旁观?”他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有力。

      钱四海眼中一亮,“守诚此言在理。我愿捐出千斤粮食。”

      张雨轩紧随其后,“我也捐五百斤,为家母祈福。”

      苏春风附和道,“为兄亦捐千斤。”

      晏守诚点头微笑,目光落在陈宁身上。陈宁面露难色,低声道:“家境贫寒,实在无力捐粮。”

      晏守诚拍拍他的肩,“平兄,诚心最重要。不如出力相助?”

      陈宁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守诚兄有何良策?”

      晏守诚沉吟片刻,“我想,城外必有善人施粥。我们何不组队维持秩序,助一臂之力?”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响应,争相报名。热闹声中,晏守诚悄然离去,寻找方玉。

      方玉听罢晏守诚的提议,眉头微皱,半晌无语。

      晏守诚心中忐忑,“师傅,可是弟子考虑不周?”

      方玉摇头,“非也。为师只是没想到,你会有如此见地。”

      晏守诚不解,“师傅此言何意?”

      方玉叹息,“在这学院中,世家公子众多。却偏偏是你,一个寒门学子,首先站出来为灾民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