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意凝视着眼前的孩子,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想当初宗元刚来陈家时还是那般瘦小孱弱,如今虽只过去了些许时日,可到底也比初来时长大了一些。而且通过这近两年的朝夕相处,陈志意能够清楚地感觉到,宗元的确是个忠厚老实的好孩子。
随后,他将视线转向一旁的刘园园,轻声问道:“对于此事,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此刻,刘园园正怀抱着刚刚满一岁的可爱女儿陈同芬。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愈发能体会到为人母的心情,因而对眼前这个自幼便失去娘亲疼爱的宗元更是心生怜悯和疼爱之情。
只见刘园园温柔地看了一眼宗元,然后转头对着陈志意微笑着说道:“当初叔在世的时候,不就已经把事情说定了吗?让宗元和咱们一同生活。我自然是毫无异议的呀!”说着,她轻轻地拍了拍怀中女儿的后背,内心深处透露着那份满满的母爱。
陈志意目光温和地看着眼前略显拘谨的宗元,微笑着开口说道:“那以后你就跟着我们一起生活吧!这里就是你的家了。”
宗元听到这话,原本紧绷的身体稍稍放松下来,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嗯,我一定会好好听话的,也会帮忙带好妹妹!”
就这样,宗元收拾好了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搬进了陈志意的家中,开始与他们一同生活。日子一天天过去,宗元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新家庭。
然而,实际上每个月宗元都会编造各种借口前往县城一趟。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丝希望,期盼能够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自己失散已久的亲人。每一次走进县城,宗元都到家附近去询问一番,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可是,一次次满怀期待地前去,却又一次次失望而归。时间长了,宗元的心渐渐凉了下去,但他并没有放弃寻找亲人的念头。直到有一天,当他再次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县城回到陈家村时,望着村口那熟悉的景象和陈志意一家人亲切的笑脸,宗元突然意识到,也许这里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归宿。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宗元终于下定决心,不再执着于寻找远方的亲人,而是选择安心留在陈家村,度过未来的每一天。
而在高家逐渐成长起来的小弟弟丁宗心,如今已名叫高予清。此时此刻,他的母亲杨可馨已怀胎数月,突然感到腹部一阵疼痛袭来,高忠达看到妻子有些痛苦,高忠达心急如焚地说道:“咱们赶紧去那家西洋医院待产吧!那里的医疗条件肯定是省城里面最好的。”
然而,高母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她皱起眉头回应道:“请个经验丰富的产婆到家里来接生就行了呀,只不过是生个孩子罢了,又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想必这次应该会顺利很多呢!而且,我还听说那西洋医院里面给女人接生的还有男医生,这多难为情啊!”
高忠达毕竟曾经留洋过海外,对于西方医学以及女性分娩时所面临的种种风险都有着更为深刻的了解。更何况,杨可馨此次可是初次怀孕生子,更是他高忠达的亲生孩子。
于是,他坚持己见道:“娘,我认为还是去医院更让人放心些。要不这样吧,我带着可馨去医院,您就在家中照顾予清。”
听到父母的对话,年幼的高予清望着母亲因疼痛而紧捂肚子、满脸痛苦的模样,心中充满了担忧和焦急。他紧紧拉住父亲的衣角,哀求道:“爹,我也要跟着一起去医院,我想去陪着娘!”
高母满脸慈爱地看着乖巧懂事的小孙子,不禁的心一软,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那就一同前去吧......不过呢,一定要找一个女大夫来负责接生!”说罢,一行人便心急火燎地朝着西洋医院赶去。
刚一踏进医院大门,立刻就有一名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医生迎了上来,语气关切地问道:“请问诸位,这位产妇怀的是第几胎呀?在此之前是否有过生育经历呢?”躺在担架床上的杨可馨此时正忍受着剧烈的阵痛,但她还是强忍着疼痛,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没有......”声音虽然虚弱,但却异常坚定。
一旁的高母见状,不禁皱起眉头,心里暗自思忖着:这可馨肯定是因为疼痛都开始说起胡话来了?于是赶忙开口解释道:“大夫啊,这已经是第二胎啦,请您一定要给我们安排一位女大夫来接生哟!”话音未落,只见几名护士迅速将杨可馨推进了产房,并随手重重地关上了房门,只留下一句冷冰冰的话语在空中回荡:“家属请留在外面耐心等待!”
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的高忠达顿时慌了神儿,他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产房门口不停地来回踱步,嘴里还念念有词:“一定要母子平安啊!”。
站在一旁的高母实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嗔怪道:“好啦好啦,快别瞎转悠了!转得我的头都快要晕掉啦!你又不是第一次当爹,怎还如此沉不住气呢?”然而,高忠达此刻那颗悬着的心始终无法落地。
高忠达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很清楚,此时此刻可馨如今所怀的便是头一胎,这才是高家真正的子嗣。想到这里,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然后缓缓地坐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