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武帝是傍晚时候才得到的消息,贤妃哭哭啼啼的来找他,说李融被抓起来了。
他当即震惊,李融贵为王爷,即便犯了错误,京城里的文武百官,哪个敢不长眼的抓皇家子弟!
贤妃便把事情的本末如实告知。
越武帝这才头疼不已,他怎么差点忘了,大多数文武百官过于迂腐,还有一个头很铁不怕死偏偏他又不能弄死的闻储呢!
闻储家世代忠臣,为人均刚正不阿,天下最敢直言进谏的就是他们闻家人!
越武帝李瑾有时候也特别烦他们,恨极了会萌生将他们砍了的念头,可他知道,他不是个昏君,也不想做昏君,次次都忍了下来。
闻储人不讨喜,提的建议倒都是好的。
因此,李瑾对他还是十分敬重的。
不过,敬重归敬重,说到底不过是个臣子,哪有骑到主子头上来的道理?把李融抓起来,事关重大,怎么也不跟他汇报一声?
李瑾气呼呼的,三言两语安抚了贤妃后,冷着脸道:“去把闻储请到宫里来!”
大太监孙公公擦了擦额头的汗,讪讪的道:“皇上!闻大人一直就在殿外等着您召见呢?!”
“他来了?”李瑾意外。
孙公公讪讪的笑笑,心道皇帝真是老了,记忆不好了,于是提醒他:“闻大人一个时辰前就来了,您听说是他过来,避而不见。”
“哦……”李瑾想起来了。闻储每次过来,都把他气得不轻,于是久而久之,他都有些不乐意见他,哪怕知道这人是为国为民好,也是挑心情好的时候见他。
他嘴角抽了抽,轻咳了声,一本正经的道:“闻大人来了,你应该早些告诉朕的,宣他进来吧!”
孙公公背习惯了黑锅,伴君如伴虎,君主说什么便是什么,他没有反驳,笑眯眯的称是。
很快闻储就进来了。
正是年轻的青年才俊,穿着本朝的官服,看起来威严又清秀。
李瑾本来阴郁的心情,见到此情此景后,不由稍微缓和了些。
当官有个漂亮好看的皮囊,实在是太重要了,他暗暗的想。
闻储行礼过后,李瑾也回过神来,明知故问,问他所来是为了何事。李瑾是老狐狸,闻储是小狐狸,双方过招,只需要一个眼神就知对方所想,闻储也不惧怕,一五一十的将李融做的事全抖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