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征粮署在时,你贪墨了多少你心里没数?
你怎么就不上缴?
朝廷缺钱缺粮,凭什么就让我出?
斗争就是相互揭老底。
两人各有底蕴,温旭曾是江州州牧,在江州根深蒂固,南朝官吏多为其旧部。
董正手里有军队,更是无法撼动。
谁也动不了谁。
两人很有默契,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绝不能让方届做这渔人。
我们不能好,你也别想好!
你倒是没做什么,可你儿子做了。
你方家贪墨的也不算少。
方届也由此被针对,不过他很坦然。
而今南朝拘谨,愿捐粮捐钱,这不是空话,他确实是这样做了。
这部分钱粮不能进国库,要直接用于军队……
这把董正和温旭架了起来。
算盘是好算盘。
义捐出的钱粮用于南朝军,这是成就了自己的威望,也拉拢了人心。
他们又没得到什么。
方届也参与斗争,我都捐了出来,你们凭什么不捐。
无奈之下,董正也做出了义捐,只是用于镇南军。
温旭又很不服气,他不想捐,捐出来成全了别人,他更得不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