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酒楼吃不起,去青楼嫖不起,但喝茶还是喝的起的。
只不过近日,在茶楼听的不是说书小曲,而是针砭时弊。
普通百姓平素接触不了国家大事,但不代表他们不感兴趣,听惯了说书,听听这些也很有意思。
就像在这种名为茶罢去的茶楼里,就是人满为患。
众多人围着两个穿着长袍一胖一瘦,打扮读书人模样的青年,听得是津津有味。
“下面就由我两为大家说一段。”
“说什么呢?”
“说说这读书人。”
“读书人有什么好说呢?”
“读书人说的可多了。”
“例如?”
“读书人识字明理,读书人通晓经义,读书人学识渊博。”
“照你这么说读书人可说的太多了。”
“那是,看当今高居庙堂的哪个不是读书人。”
“例如?”
“首辅薛大人。”
“那必须是读书人。”
“次辅公良禹。”
“虽然数次落榜,但也是读书人。”
这二人一唱一喝,配合极好,说的都是读书人的事,但用词轻快,不同于书中之乎者也,通俗易懂。
赏乐的同时又不觉代入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