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情总归是要放到明处的,总是要有人提出的。
都以为会是次辅公良禹提出。
因为公良禹是随陛下起兵的老臣。
薛怀仁则不然,他是前朝老臣。
他位置越高,权势越重,背负的骂名也就越多。
他已经老了,安稳告老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又何必背负这等骂名?
当初是他开城门引大军入城,才使得萧氏皇族沦落,而今他又请谏更改国号,这是把根都要拔了!
薛怀仁是疯了吗?
他当然没疯,还无比清醒。
由他提出,显然更有力度,是要再为陛下助力一把!
而这,很可能也是最后的助力。
公良禹心想着。
他就在薛怀仁的身后,看着那带着佝偻的身影直觉得有种高山仰止之感。
是的,他由衷的敬佩。
朝议之前,薛怀仁就跟他说过。
他会在朝议上请谏更改国号。
他还说明了理由。
他本就是前朝重臣,由他提出,可免除一些反对之声,免于朝廷的大动荡。
谁是请谏的那个人。
便会遭受所有保康派的敌视,会遭受无尽骂名。
他独自包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