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长怎么就能把你的地抢着,你就没报过官吗?”
杨俊才又转到了第一个老汉身上。
“里长能找来衙差,还能找来县太爷,我们敢不听吗?”
老汉开口道:“听说想要做里长都要给县里的老爷们拜礼。”
“这个我知道。”
另有一老农附和道:“拜礼四五十两,少则二三十两,你不给钱,咋能做了里长?”
“不止是县太爷,县丞,师爷,甚至是门皂也都要打点。”
“还不止,平时老爷下程,设宴,摆酒,还有什么灯油蜡烛,平日所需都要出钱。”
一人一句,道尽了底层的糜烂。
“你说这些钱从哪出?”
老汉最终问向了杨俊才。
杨俊才沉默不语。
自然是跟老百姓头上出了,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还是有这帮所谓的县太爷为他们撑腰。
巧立名目,层层摊牌。m.book56.com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老百姓的钱,三七分账!
“咦,也有不一样的,我们村就没有人愿意做里正,摊不下来啊!”
话匣子打开了,不用再发问都自己说了起来。
还有更大胆的。
关宁刚即位就宣布过永不加赋,可还有地方依旧实行旧制。
还有徭役。
新朝建立以来,关宁就未征过力役和兵役,而是用以工代赈的法子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