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一时半会儿,没能看懂陛下此番计策中,究竟有何深意。
他只觉得,那通篇赈济之策中,大大的写着吃人二字。
“陛下处事果敢,虽心有不忍,然时局所迫,亦不得不行此策。”
这三行字,李靖宇反复读了几遍。
自己的女儿是什么性格。
他这个当爹的清楚得很。
其心思向来缜密,不会轻易被情感左右。
而此刻,竟是在字里行间,处处为皇帝说话。
“蓉儿……”
李靖宇低声呢喃,眼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愧疚。
当年先帝赐下这门婚事,自己这个老丈人本应高兴,认为这是为家族积累荣耀的良机。
可谁曾想,这一切却成了自己和女儿心头的隐痛。
然而时光无法倒流,往事也已成空。
如今再如何懊悔,也无济于事。
他继续向下再看。
“然,流民聚集,局势愈加复杂,恐有宵小之徒,趁机煽动乱象,激起民众之怨,激化事端。”
“若此事放任不管,恐引发更大祸乱,岂可不防?”
李靖宇握紧信纸,目光深邃。
灾民若因饥寒交迫,心生怨气,民心一旦散乱,便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旦有心人挑起事端,后果难以想象。
再加之寒冬将至,北胡已休养生息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