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姐姐,你弹琵琶真好听……可以弹给我听听么?“
“奴婢弹的不好……让王小公子见笑了。”玲珑看到了王成期盼的眼神,轻轻拨动了琴弦。
婉转的琴声流淌出来,王成睁大眼睛看着玲珑葱白如玉的手指在琴弦上灵巧律动,一时都痴了。
“玲珑姐姐,你弹得真好听,比那个采兰弹的好多了。”王成痴痴地说,“亏得今天将军还要采兰去侍琴……”
玲珑手指一颤,“叮”的一声,一根琵琶弦断了。
从城外回来,收兵回营,杨铭在军营跟军士们一起吃了饭,算是对军士们的犒赏。今天军士们的表现杨铭是很满意的,至少大家的士气和勇气进步很大。只要能保持这种旺盛的精神状态,将来加以适当的军事训练,自己的这支部队未必不能与后金军一较短长。www.book56.com
许莹今天对自己的担心让杨铭很感动,从军营回来,一进垂花门,杨铭就搂住了许莹的腰。
“将军,你不知道奴家有多担心你……”许莹偎在杨铭的怀里,声音中似乎仍带着余悸。
“没事……”杨铭在许莹脸上吻了一下,“你别担心……”
“奴家当时都差点冲出城门了……”许莹说,”那个皇太极真阴险,居然设下这种埋伏……“
“兵不厌诈嘛……”杨铭想起了皇太极跟他说的古人名言,心说你冲出去干嘛呀,那不是添乱吗?
“哦,许莹,上次给你的枪……”杨铭想起许莹有枪,“你试用过吗?”
“奴家哪里会用……”许莹带着一丝幽怨,“那枪跟鲁密铳又不一样……“
“鲁密铳?”杨铭奇怪地问,“你知道鲁密铳?你用过?”
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今浙江鄞县东南)战斗中,俘获了一些善于制造火绳枪的日本人及部分火绳枪。由马宪、李槐等人,学习了制造火绳枪的方法,并在其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而且手笔极大,一上来就是一万把,由此可见当时明朝对军队装备火器的重视程度。
大约在同时,鲁密国(今土耳其)派遣使者朵思麻到中国进贡火绳枪。中国明代著名火器专家赵世祯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给皇帝呈上了《用兵八害》的条陈,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经兵部议交京营试制。
赵世祯唯恐京营“制造打放两不如法”,就登门求教朵思麻,详细讲解了制造和使用方法,并自己出资(赵世祯时任从七品衔的中书舍人)召集工匠进行试制,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创制了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枪,称之为“鲁密铳”。
这种铳枪管长度在2米以上,重量6至8斤,射程远(150米),威力大,在结构上更优于鸟嘴铳。故《武备志》说:“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同时还研制出当时最新式的火器“掣电铳”和“迅雷铳”,前者兼具西洋铳和佛郎机的优点,后者并有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
万历三十年六月,赵士祯研制的火器通过兵部、工部、刑部等部门官员的试验。会审报告建议皇帝将赵世祯“所制车铳式样随发京营,依法成造,责令官员加以教演,传示各边,以究其防边制虏之用”。
但是鲁密铳因为打制极难,造价昂贵,并未在明军中大规模装备。是以杨铭听到许莹说到鲁密铳,感觉有点惊奇。
“鲁密铳,奴家以前见过,也算是极尽精巧了。”许莹说,“但是将军所赐的短铳和手铳,较之鲁密铳,其精巧程度简直是天上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