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想要反驳,但他实在是找不到论据,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没想到一个杂家弟子还能在我桑海耀武扬威。”

    子琪,好好教训他。”

    一个瘦小的青年站出来,照着子思点点头,正要发言,对面的赵刚已经发动攻击。

    “你们张口一个杂家,闭口一个杂家,怎么,杂家难道不是诸子百家,不能登大雅之堂吗?”

    子琪冷笑到:“杂家不过是一堆卑鄙小人罢了。想那吕不韦,居然肯把自己的妻妾送给异人,这等事情我们可是做不出来。”

    周围的人顿时哄堂大笑。

    吕不韦、嬴异人和朱姬之间的故事早就传遍了天下各地,甚至被不少人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话来说。

    纵然嬴政早就下旨,禁止百姓议论庙堂,但屡禁不止,最终也只能任由百姓议论。

    赵刚的脸色顿时一变,看着眼前的子琪。

    “你笑杂家的人卑鄙,杂家的人恐怕还要笑你们儒家的人迂腐。纵观战国七雄,敢问有哪一个国家愿意用儒家弟子?没有吧!敢问有哪一个儒家弟子能成为一国之宰府?没有吧!吕不韦虽然是一介商贾出生,但他却能辅佐弱秦,成为一国宰府。由此观之,你们在这里叫嚣,不过是井底之蛙,燕雀之态,不登大雅之堂,难成栋梁之材。阁下切莫再言,省的脏了我这张嘴。”

    “你……”子琪气的脸都变成猪肝色,看着赵刚半天说不出话来。

    阁下张口闭口都是为杂家,而杂家自开创之日起到现在居然连一本成型的典籍都没有,这样还能算是学派?我看,不过是草台班子,不伦不类罢了。”

    赵刚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本以为这个时代的儒家弟子不会是宋明那个时代的腐儒。

    但现在看来,这个时代的儒家也存在不少病态,最为严重一点的就是打压。难怪历史上,杂家、阴阳、五行家都很少有流传下去。

    想必儒家在特定的时间,已经让他们彻底的消失在天地间。

    “殊不知,真正的大师不在于他知道多少,而在于他做了多少。杂家虽无典籍,但他的思想却代代相传,世人皆以为诸子百家中农家弟子最多,但在我看来,杂家才应该是最多的一派。因为,杂家的思想源自于百姓,又用于百姓。单凭这一点,就足以甩儒家几万里,更不要说什么典籍。儒家典籍是多,但却是一无是处,无人采用,这样的典籍,还不如交给百姓如厕用,省的放在那里占地方。”

    赵刚的一席话彻底点燃了所有儒家弟子的怒火。

    儒家自孔子开始,孟子荀子等数代大师齐心协力,这才有了如今的盛况。

    儒家以此为荣,但却在赵刚的嘴中变了味。

    “你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