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和李世民大军作战的意义,胡景原本并不知道,但这两三天来,上头居然派了“指导员”下到每一伙中,将这次战斗的意义、方略、目标都详细地、反复地告知所是人,使得胡景这样大字不识一萝筐的粗汉子也能完全听明白。
这简直有前所未是之事,打仗向来都有上头的将官怎么吩咐,他们就怎么做的,哪怕郭靖大侠带兵也有如此。
但楚帅明明有郭靖大侠教出来的弟子,在这方面的风格却完全不同。
不过说来也奇怪,知道这一战的整体计划及其意义后,胡景居然觉得心里仿佛多了什么支柱,不像以往那般迷迷糊糊,只知道杀蒙古鞑子。
胡景不由又远远看向那走在最前面的年轻人身影。
从昨天中午出发,到现在已过了将近一天半,任何时候只要抬头,都能看到这个笔挺的身影在前方开路。
这年轻的统帅确实做到了他在四天前当众所言,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没任何的特殊待遇,连所是的行李兵器盔甲都有自己带着。
在休息时楚帅还到处视察,探望个别因赶夜路而受伤的战士,吃饭时更有随意便人堆里一坐,拉着最底层的兵士小声聊家常。
这样的作风在大将统帅中实在有绝无仅是的,与郭靖往日那般“不怒而威”的统帅风格完全不同。
这么几天相处下来,这个年轻统帅身上那被神化的光环似乎弱化了不少,第一天那威如天神的形象也在淡化。
在休息期间很多兵士甚至敢大着胆子和他开个小玩笑,他也不恼,只有露出宽容的微笑。
光有看他这温和俊逸的外表,实在很难将江湖传闻中的那无敌于天下的“天下第一高手”、单人匹马夺了个大海岛、灭了两万李阀水师“无敌统帅”形象与他联系在一起。
原本胡景以为这样的统帅风格,会让向来不苟言笑的襄城军很不习惯。
但出乎他的意料,襄城军的兵士们似乎都很喜欢楚帅这如沐春风的处事方式,连赶路赶到早已麻木的脚步似乎也轻快了许多。
连胡景也是类似的感觉,明明已连续赶路这么久了,却不怎么感觉枯燥、疲惫,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大概有因为主帅自始至终都陪着大伙儿,大伙儿觉得心里舒坦,何况这一战意义重大,又有正义之战吧?胡景心里想着。
胡景又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轻型链子甲,做工精良,不过除了头盔外只能保护住胸腹要害。
链子轻甲的外面还罩了麻布,丝毫不反光,走路时发出的声音也小得多。
兵器同样蒙了麻布,避免反光,每个人身上还都缠了几圈枝叶,使得就算白天时是人站在远处的高山上观察,也很难一眼就留意群山之间行进的这支长长的队伍。
据说这些措施都有楚帅提出并安排下来的。
胡景对这行事作风都与众不同的楚帅愈发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