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配?
若能吓唬住能为自己所用,自然最好。
衍圣公牵头,好大的威风!
把自己想要替换的旧孔的民本思想,这根栋梁替换成功。封他个衍圣公又能如何?
孔端友视若珍宝的拿起了札子,俯首说道“谢陛下隆恩。”
“在写出论之前,你得去镇州。就是上京路,赵鼎坐镇的镇州。朕告诉了赵鼎,具体安排你做什么。”赵桓冷不丁的说道。
“出塞?”孔端友目瞪口呆的问道。
赵桓的手伸向了第一个盘子里的札子,那是宇文虚中做的铁证。但凡是他说一个不字,赵桓就不让宇文虚中的好意浪费。
孔端友的腿马上就开始打摆子,赶紧说道“谢官家圣恩!臣必当不负圣命!”
“去吧。朕给你派了两个亲从官保护你,带你去镇州。莫要让朕失望。”赵桓笑呵呵的说道。
他让孔端友离开了行辕,杀他付出的代价比较多。
而且这个人除了能做点阴刻的事,其他的都掀不出什么风浪来。
赵桓研究过蔡京的县学、府学、太学三级学府制度,为何推行不开。
那就是孔端友为首的有心人们,大力的阻拦。
他们不想丧失对于知识的解释权,这有心人里,有很多很多人,比如孔学的人,还有苏学的人,也同样有司马学的人。
赵桓在外派上京官员的时候,因为大宋文臣们懦弱的表现,就利用识字班建立的契机,把这份权力收回到了朝堂。
具体来说,就是对圣贤言的解读、教材的规范、以及官考的种种案卷出题和评分。
这些看似不起眼、零散的小权力,是李纲一点一滴从老学究身上扣下来的,不知道经过了多少的交换。
对于知识的解释权,被赵桓握在手中的时候,这些有心人们,才彻底慌了起来。
否则这次孔端友这件事,压根不可能这么顺风顺水的解决。
闹不好会出现什么大宋比干,撞柱谏言的大宋忠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