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一愣,回想后便明白,宝钗应是昨日回门与家人闹了矛盾。
家务事最是难辨,旁人也不好插手。
黛玉也只能反手抓住宝钗的手,安抚地拍了拍。
宝钗笑了下:“黛玉不必为我担心,只是昨日回家后与母亲拌了句嘴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只是觉得昨日到底是回门的大日子,觉得意头不好,所以才一直不太高兴。”
黛玉看了宝钗一眼,笑着点了点头:“若只是小矛盾,还是不要放在心上为好。你到底是新婚,合该开开心心的才是。”
宝钗点点头,笑道:“放心,我知道轻重。”
两人都有心亲近对方,彼此也都是一等一的才女,无论是谈风花雪月还是朝政大事,都有说不完的话,不过短短几个时辰而已,两人倒是好得跟一个人似的,看起来和亲姐妹也差不多了。
两人之间最大的联系便是龟龄,说话聊天自然绕不过他。
说着说着,黛玉便有些好奇起来:“嫂子与龟龄哥哥成婚也有几天了,觉得他怎么样?他对你还好吗?”
提到龟龄,饶是宝钗也不免羞涩。
她脸上染了些许薄红,轻轻点了点头:“你自己的兄长难道还不知道吗?他自然是极好的。”
许是与黛玉相处太舒服,宝钗忍不住向黛玉吐露几分少女心事:“说了不怕你笑话,我在成为世乐郡主的伴读之前,一心想的是嫁入高门,为兄长找一个靠山。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毕竟我自己也挺向往锦衣玉食的生活。”
“一直到你大哥定亲,”宝钗回想片刻,失笑,“因为你大哥对未婚妻太好,引来了世乐郡主的注意,但我作为世乐郡主的伴读,也被迫听了他所有的作为。我当时就想啊,若是以后能嫁给这样的人,就算对方家世不如何,我应该也是愿意的。”
虽然龟龄是模仿季崧,但当然季崧在京城名声不显,所以他做的事并无太多人提及。
宝钗本也是个端庄性子,怎可能主动去打听一个外男的言行?
所以龟龄那样的作为,还是宝钗第一次听说。
那也是宝钗第一次生出,嫁入高门勋贵,不如嫁给一个真正喜欢自己,尊重自己之人的想法。
也是宝钗第一次觉得,以后靠自己也并非不可的念头。
不过当时龟龄已经定亲,世乐郡主还对他有意,所以宝钗对其并无半点儿别样心思,只是觉得若是有人真的可以嫁给龟龄,婚后一定可以生活得很幸福。
不过后来种种转折,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宝钗很快就将这样的念头抛在脑后。
说完宝钗笑了下:“说来也奇。我当初跟在世乐郡主身边的时候,为了不夺了对方风头,穿着打扮向来是怎么不起眼怎么来,却没想到问起你兄长的时候,他对我的第一印象,竟然是当初在世乐郡主身边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