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负责打菜的罗姐说她们以前也是这样,后来见得人多了,胆子慢慢就练出来了。当然,如果那边找得人多的话,我阿姨家的大表妹也想一起过去。如果要的人多,我让我爸写信回去老家问问,家里那边肯定很多人想去的。”小程一脸期盼地看着关博萱,希望从她嘴里听到一个好消息。

    “这样也行,你妹妹是个手脚麻利的好孩子。这样吧,我先统计一下有多少人,回头我再安排。如果人多的话,我把他们请过了这边做一次初步面试。”关博萱不是没有想过在这边找人,只是之前就算是去穗市,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

    没想到,到了晚上,过来敲响关博萱家大门的人居然出奇的多。

    “这就是你们说的的确良呀。这颜色真漂亮,我听说这色水洗也不会褪色呢。诶呀,这布料用手摸着真舒服。”舒医生应邀上门,“这是你家亲戚帮你找的,布票我给不了你,这钱我可不能少了你的。”

    “舒姐,我之前一直麻烦你,这块布料和这些糖果就当是我的一点小心意。白天的时候,我也不好把东西送过去,这些我写了名字的,你帮我直接带给他们吧。”关博萱递过来一个袋子,里面分别捆着几个小包,各自写着名字标签。

    “诶呀,我们这交情,用得着这么客气嘛。这样吧,这钱你照收着,我再给你列个单子,你帮忙找找,如果能够凑个七七八八就最好,一件两件的也很棒。”

    一张信签纸摊开,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医疗器材和药品名单。

    “这些估计不容易,你之前让我帮忙找的那些药,后来都是托人从香港买回来的。”关博萱把那纸折好,放进衣兜里面。

    “我也知道,可是我爸的病越来越严重,单纯的保守治疗已经没有办法控制了。”舒医生抬头就转了个话题,“听说你朋友那边在招工,食品厂和制衣厂都可以按件算工资,还说是多劳多得?你知道二车间的浩哥吧,他工伤致残后现在家里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他大儿子虽然顶职但工作低,家里几个小的要读书负担重。我听他大女儿在跟人打听招工的事,如果可以,你就帮个忙吧。”

    “浩哥的大女儿,那个叫小莲的?她好像才13岁吧,这也太小了。”关博萱轻轻摇了摇头,要帮忙减轻家里的负担是好事,但她也得为那些小孩子的人身安全负责。

    “没,今年6月的时候已经满了14周岁了。因为家里困难,浩哥的妈妈打算让几个孙女都不要读书了,把钱省下来供小孙子读书。小莲不同意,她跟她三妹和四妹约好了,平时做些书。小莲她妈妈说起这事就抹眼泪,可她家属工一个月才那么32元,家里还要吃饭,实在供不了那么多孩子了。”舒医生跟他们也熟,但这事没办法一帮再帮的。

    “那我先记下这事,回头有消息,我再跟他们说。”关博萱拿出笔记本,一笔一划地记下梁红莲的名字。

    送走了舒医生,又来了一个陌生的大姐,也是过来打听招工的事情。

    关博萱在家休息的这一天半的时间,笔记本上就写满了整整三页招工人员信息。

    厂里的职工虽然人数不多,但华国是个人情社会,沾亲带故的困难家庭不少,听说有比较好的工作机会,自然会上了心。

    当然,那诱人的薪资,也吸引这么多人过来资讯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这样,消息越传越远,半个月后,宝安两个厂都达到了满员的状态,比预计的情况好上百倍。

    倒是穗市和新安两地,因为新招的员工以女性为主,不知不觉间,女孩子们渐渐受到了家里的重视,多了许多发展的机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