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一门名门望族,诗书传家,世代为官,长孙这样的新崛起的勋贵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在面对柳家之时总是不自觉的自惭形秽。
在柳家面前,长孙无忌这个政治上的暴发户总是觉得少了点底蕴。
这种底蕴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代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积累的。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产生。
所以皇后这样尊贵的位子给了别人长孙无忌也只是羡慕,没有嫉妒之心在里面。
他并非没有想过从自家的后辈之中挑选一个才貌双绝的送进宫里去,可是被长孙皇后劝阻了。
现在的长孙家在大唐已经位极人臣,论权势,放眼满大唐,没有一个勋贵可比。
长孙家已经出了一个皇后,如果再出一个皇后,难免不为陛下猜疑。
该舍就要舍,为官之道第一要义,懂进退,才能走长远。
长孙无忌老谋深算,久浸官场,可是他的智慧还是比长孙皇后差的一截。
久处深宫的长孙皇后更懂得李二的心思,也更懂得皇家的忌讳。
况且她虽时长孙家的代表之一,但是她更是李治的母亲。如果让她做一个选择,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自己的儿子。
李治是太子,在将来的某天,他会成为这个帝国新的主人。
为了自己儿子帝位的稳固,她自然也要给李治找一个可靠的帮手。
自己的哥哥本事不小,可是不懂得收敛,往往以功臣自居。李二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心里多少会不舒服。
自家人又如何?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皇帝是天下的皇帝,即使是至亲骨肉,也要讲君臣之礼。
尊贵去长孙皇后者,在李二面前面前也是低眉顺眼,从不多说话。因为她知道,眼前这个这个男人是自己的丈夫,更是大唐的皇帝。恪守君臣之礼乃是必须。
如果仗着自己是皇帝的家人就忘记尊卑,那只会自取灭亡。
柳氏一家很满意,顺利的成为太子妃,又顺利的成为皇后,母仪天下,为天下女子典范。
李二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个皇后的虚位,换来一个世家的靠拢,这笔生意做的值。
长孙皇后也很高兴,他的儿子有了一个强大的帮手,以后朝中之事,能更容易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