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口值卫的两位“明月门”的捕快,似乎心有同感地同时侧过了身,微微地低下了头。
他们也知道清怡姑娘和所有人的处境,也包括他们自己,但能有什么妙方良策呢?
手中的两份毕业心得是南宫明枫所写,如果他是为了“笔录证书”有心加入“武林捕”,那就帮他一把,完成他的夙愿吧。
只是,至今她还在怀疑着他真的只是为了“武林捕”的“笔录证书”而加入的“武林捕”?
不相信,就凭此次远船北上相逢偶遇的亲身经历,他所遭遇的种种,就难以令人释怀。但如果只是一时的机缘巧合,那、还是能帮且帮吧。
只是,自己怎么难以忘怀与他曾经的携手相伴呢?嗬,好笑。在微微的莫名之时,竟然闪过了未知的心绪……
不知不觉中的纤手,微微抖动着那两张毕业心得,已没了闲情逸致再去观望了。
“清怡姐,这是谁写的?什么啊?是写给你的吗?”身旁的一位女捕头为了缓解不安的心境,故意轻声笑语连珠道。
其实,刚才她也在旁,只是明知故问而已。而身旁的另一位姐妹却在暗中轻轻地伸手拉拽了一下她的衣袖,示意不要再徒增烦恼了。
她们的言行举止,自然都是良心善意,只是事分两面而已。
清怡姑娘只是轻笑了一下,不置可否地将手中的毕业心得交给了她:“那就让你交给‘文书房’吧,记住,要让‘文书房’的姐妹,好好地存档备案,别出了差错。”
“好吧。”年轻的女捕头悄悄地伸了一下舌头,做着俏皮态。
可是,随目而视之后,她不由得又是失声惊叫道:“清怡姐,你快看啊,这是他写的吗?”
“什么啊?”不止清怡姑娘,就连身旁的另一位姐妹,也是不解地不以为然。
可是,在接过三目共视之下,她还有她们都是静静地呆立在了当场……
因为……
致“清风门”
不知何时,正值人生的迷茫、思维的踌躇、神情的沮丧之际,只想能有个远离喧嚣的静所,以慰怅然疲心……
没想到,一置身“武林捕”总坛其境,大家都以弟兄姐妹相称,宛若随风飘零后的萍聚而嘘寒问暖。
再有又是授课的各位捕头所讲的“人性和人心”的知识,抑或蕴含着人生博大精深的哲理?在总坛的其他捕头同仁,我虽未缘久识,但已可从中略见一斑。
世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不外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若不想问心有愧,那就发愤图强。也许有朝一日的“一览众山小”,所有的努力和忍耐都不会付之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