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可否为我们简单介绍下,你用红笔圈出这几个建筑的用意!”
又有学生站起提问道。
“好!”
王钟示意学生坐下后,笑着说道。
“正所谓:要快发,斗三煞。如果一个建筑要风生水起大富大贵,一定要有强烈的气场进入该建筑区域,并借助风水措施来逐级有效缓解气场冲击和收纳气场,但又不能阻塞或挡住气场在整个区域的流通。当气场进入建筑核心区域时,若能使之如同已被“驯服的灵兽”则是风水的最佳状态,即达到藏风聚气的要求。纵观中山大学的风水,核心在于一个字——“缓”。缓,则可以将珠江的强气场逐级缓制、分流、整理并吸纳,进而在中山大学内部形成一个全新的、舒缓的、有序的大气场。
一、中大码头:
在风水上,码头可以拦截河流的气场,其作用类似于马路上的公交站。中山大学正门左侧有中大码头,就如有一只“手”抄进珠江,把气场从珠江捞入中山大学,所以中山大学主要的风水气场来自珠江。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再加上中大处于反弓水上,其所受的气场过于激烈,这也是中大这些年教育质量不显的原因。
二、“国立中山大学”牌坊及其广场:
此牌坊为双层牌坊,其作用是作为第一级缓冲珠江强气场的建筑。牌坊前后都有小型广场,是为明堂,在这里可以初步整理珠江紊乱的强烈气场,使其平顺并通过牌坊。另外由于双层牌坊贴的太近,除了可以提高强度外,在风水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在牌坊后面的广场上还有花坛,作用是用植物来缓冲气场。”
“王教授。您的意思是,中大码头和国立大学中山牌坊并不能完全起到化煞的效果?”
刚才提问的学生接着问道。
“是的!”
“在我看来,这个布局还缺少一个环节!”
王钟用红色的笔,在中大牌坊和大门之间画了一个大红圈。
“就在这里,应该在建一座建筑。用来化解驯服汹涌的煞气!”
“谢谢您,王教授!”
提问的学生鞠躬,真诚的说道。
礼堂内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中山大学的主要领导,目光炽热的看着地图,王钟的学术水平是有目共睹。王钟讲这里建设一座建筑,可以提高教学水平,那就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会怀疑。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请王钟操刀。亲自设计!
。。。